结婚半年赴新疆,胶州市第二十二中学教师燕斌倾情支教生活——
为了梦中的大漠胡杨
燕斌与同事们精心修改公开课课件。
透过窗户望去,矗立的胡杨映入眼帘,叶子金黄,枝干遒劲,直指苍穹,在湛蓝天空的映照下,如同一幅美轮美奂的油画。在新疆,千百年来,胡杨守护着大漠,被当地人誉为“沙漠守护神”。
援疆教师燕斌最喜欢站在窗前,凝望那一株株挺立的胡杨。“严寒、干旱、盐碱、风沙从来没有打败它。”那份倔强的生命力也激荡着燕斌的心胸。燕斌是胶州市第二十二中学的化学教师。作为山东省第九批援疆教师,从2018年8月到2020年3月,燕斌在新疆喀什疏勒县实验学校度过了近两年的支教生活。
“没啥要求,就是想去!”
2018年5月,一份文件摆在了燕斌面前,那是援疆的通知,参加工作不满3年的燕斌想报名。“小燕,新疆那么远,你刚结婚,舍得媳妇?”办公室的王老师笑吟吟地说。是啊,1月3日结婚,尚不足半年。燕斌心里打起了退堂鼓。“祖国的西北对我有特别的吸引力,我虽然是理科生,可是‘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古诗却令我产生了无尽的遐想。读研究生的时候,我就和同学计划着来一次西北行,结果未能成行。”燕斌放不下那份遗憾,“和家人商量商量吧!”没想到,同样是教师的妻子特别支持,让他欣喜若狂。又和父母交流,父母也很理解。没有了后顾之忧,燕斌毅然填写了申请表。
“小燕,你确定了?作为援疆教师,你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出来。”胶州市教体局教师工作科科长孙甸旭反复确认。燕斌斩钉截铁地回答:“定下了!孙科长,啥要求也没有,就是想去。”燕斌神情刚毅,话语坚定。
同年8月17日,燕斌登上了开往新疆的列车,去赴会梦中的大漠胡杨以及期待中的支教生活。
心中涌动一团火
“那一年,我瘦了十几公斤,身体特别虚弱。一次,我和学生打篮球,被学生轻轻一撞,竟然骨折了,把学生吓坏了。”回想起当时的情景,燕斌笑呵呵地说。
真实的新疆生活远比想象的更具冲击力。第一天晚上,燕斌失眠了,窗外是怒吼的狂风,狂风夹杂着黄沙,让人心惊胆战。“新疆当地人吃手抓饭的次数比较多,用羊油炒米饭就是一顿饭。刚来的时候,我特别不适应。”为了增加与学生交流的机会,燕斌全天待在学校里,和学生一起吃饭,努力让自己融入学生中。半年后,他才逐渐适应了当地人的饮食习惯。
其实,燕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教学。他承担了九年级两个班的化学课。他说:“来到新疆后,我发现当地的教学还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很快,燕斌就发现课堂上“圈、画、背”现象很普遍。是遵循当地的教学方式,还是采用更加开放和活泼的教学方式呢?燕斌陷入了思索中。如果贸然改变,学生必然不适应,甚至会适得其反,学习效果很差。燕斌没有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而是与当地教师研究和探讨,明确可以坚持的教学方式,然后对有些环节进行改进。“我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实行积分制,每个月进行评比和表彰,以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燕斌一步步改变着课堂教学。自从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后,班级的学习氛围变得活跃了,学生的参与度高了。“学生愿意学是学好的前提。初中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教师要给他们提供表达的舞台。”
令燕斌感到意外的还有,新疆的学生普遍没有写家庭作业的习惯。第一次检查作业时,燕斌大吃一惊。两个班级共有90多名学生,竟然只有班长、课代表等几名学生完成了。“一双双无辜的大眼睛瞅着我,好像我做错了什么事。”燕斌笑着说。课堂学到的知识没有巩固和复习,效果必然会打折扣。燕斌想方设法让学生爱上写作业。“首先是少而精,精选题目。”燕斌说,“还有互相监督打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加减分,周周总结,月月奖励。”为让学生喜欢上化学,他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用学生能够接受的语言讲解枯燥的知识,让每名学生都参与进来。渐渐地,学生喜欢上了这个主意多、笑容多、幽默细胞多的燕老师,也爱上了化学课。
燕斌虽然是男教师,但是心思细腻,善于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在他接手班级之前,班里有一名女生因一次检测没有达到理想成绩,竟然从楼上跳了下去,幸亏没有大碍。燕斌平时格外关注她,经常与她聊天,与她交流如何坦然面对失利、如何脚踏实地实现自己的理想。慢慢地,女生从郁闷的情绪中走了出来。“离开新疆那天,小女孩来给我送行。她装了满满一袋大枣、核桃、葡萄干,眼里含着泪花。”燕斌感慨道。
“燕老师,这个青杏很好吃,您尝尝。”递给燕斌青杏的学生叫艾则海尔,从前对化学一点儿兴趣也没有。燕斌接手这个班后,任命他为课代表,并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告诉他化学的重要性。慢慢地,艾则海尔听课的眼神变了,变得炯炯有神。燕斌付出心血,收获的是艾则海尔对他的尊敬和信任。青杏有点酸,燕斌却品出了一丝甜味儿。
淳朴而善良的学生让燕斌的心中总是涌动着一团火。为帮助贫困生,他多次自费购置学习用品、课外实验用品、学习资料等,还经常走访贫困学生家庭,赢得了学生家长的认可和好评。
“小师傅,大徒弟”
“燕老师虽然年纪比我们小,但是专业水平高,是我们的师傅。从他身上,我们学到很多东西。这些东西对我们的专业成长很有帮助。”教师再妮皮古丽说。
原本教化学的再妮皮古丽因故外出,数年未教学,回到学校后被安排在校门口值班。一心想教化学的再妮皮古丽知道自己与现在的教学脱节了,如何说服校领导呢?她找到燕斌,央求燕斌当自己的师傅,指导自己上一节化学试听课。得知再妮皮古丽对教学的强烈渴望后,燕斌答应了。精心备课、巧设环节、打磨语言、创新形式……在燕斌的指导下,再妮皮古丽的课堂流畅而规范,得到师生的一致认可。“这要感谢燕老师,是他让我有机会再次站在讲台上。”再妮皮古丽说。
此外,开展教学基本功大赛,教案展评,组织集体备课,听评课……燕斌发挥的示范引领作用彰显出来。
棵棵胡杨入梦来
“我对学校的同事和学生有了难舍难分的眷恋。”今年3月,因为疫情的缘故,燕斌提前结束了援疆生活。不过,他通过网络直播课,继续为学生上化学课。
“老师,您什么时候回来?”学生们在屏幕上纷纷问燕斌。这个1.85米高的山东汉子听到学生的话,差点儿掉下眼泪来。他对新疆这片土地有了强烈的归属感,因而更加渴望见到这群学生。他说:“晚上,我常常梦见新疆的胡杨。”
燕斌的孩子将在10月份出生。他说:“等孩子长大了,我要带他到新疆走一走、看一看。”那是燕斌挥洒过汗水、收获过感动、耕耘过梦想的地方。他说:“用两年的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我愿迎着最热烈的阳光,化身为一棵胡杨,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扎根,为孩子们遮挡漫天风沙。”
燕斌是胶州市支援西部教师队伍中的一员。2016年以来,胶州市先后安排78名骨干教师,支教新疆、贵州、西藏、甘肃等地。众多像燕斌这样的人如同一棵棵胡杨,扎根边疆,抵风挡沙,彰显出胶州教育人的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