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师园地 像索玛花一样盛开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用爱浇灌 静待花开 让3D开启学生创意之门 尝试游戏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 春风化雨融坚冰 润物有声塑心灵

第5版:教师园地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师园地
05
【教师风采】

像索玛花一样盛开

——淄博市临淄区第一中学校长孙正军四川凉山支教纪实

□ 特约通讯员 张新明 于国柱

孙正军与学生在一起

2019年,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下发《关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帮扶行动支教教师到岗任教的通知》,各领航工程名校长工作室纷纷选派优秀教师赴川任教,教育部首期名校长领航班成员、淄博市临淄区第一中学校长孙正军踊跃参加。一年来,他克服各种困难,努力融入其中,用心体验凉山的教育生态,用爱谱写深沉的育人之歌。

地理位置的遥远、人文的差异让刚踏上这片土地时的孙正军感受到了极大的视觉和心灵冲击。这种冲击,不仅是从东部到西南的2000多公里直线距离,从平原到高山的2000多米海拔落差,更是人文思想及教育观念上的差异。

孙正军所在的支教学校是凉山州美姑县民族初级中学。该校是一所汉语、彝语双语教学的寄宿制学校,位于美姑县城北端,再行100米即出县城。学校现有学生2225名、33个教学班,全部是彝族学生。该校校长付加云告诉孙正军:“学生到现在还没有统一的校服。”孙正军听了格外震惊。不仅如此,教师们普遍反映学生难管、难教,课堂难上。在追求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背景下,凉山的教育显得尤其“贫困”。

美姑县大桥乡爱心小学距离县城40公里,是民生银行捐资修建的一所红丝巾爱心学校。学校坐落在路边一个高坡上,四周没有围墙,十几间板房分别是教室、办公室和学生宿舍。学校最兴盛的时候曾经有800多名学生,现在只有300余名。这些来自周围山村的孩子,两三个星期甚至一个多月才能回一次家。虽然学校提供免费食宿,但不到10岁的他们缺失了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内心充满难言的孤独。“望着孩子们清澈的眼神和木然的表情,我不敢问,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祝福他们。”孙正军说。

作为支教教师,孙正军自此开始关注和思考:这里的教育如何“脱贫”?教育“贫困”的根源在哪里?

孙正军曾去过与美姑县毗邻的雷波县调研,了解居住在深山里的彝族同胞的生活。在吉村小学,两个班的学生正在上课,教室狭长,只有门,没有窗,十几名小学生坐在昏暗的屋子里认真地学习。幼儿班的十几个孩子乖巧地围坐在一起,塑料袋里两个拳头大小的米饭团是孩子从家里带来的午饭。他们衣着陈旧,小手、小脸上沾着油灰,只有两个孩子会说汉语。可见,贫困是导致这里教育“贫困”的首要原因。

凉山教育“贫困”的另一个根子是学校教育落后。以控辍保学为例,在东部地区不成问题的事情,在这里却是难题。政府、学校、村庄三方联合,保证适龄儿童、少年不能流落到社会上。学校的工作重心、考核指标大量停留在教育起点,在办学思想、教师专业培训等学校文化建设上难以顾及,遑论教育氛围、教育成效。在为美姑民中设计的学校发展策略中,孙正军特意提出了“时代”一词,就是欲使学校有所镜鉴、有所参照,然后明确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凉山教育“贫困”的原因之三是人文观念陈旧。凉山彝族1956年从奴隶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制度变了,旧的思想观念、人文习俗一时难以改变。时至今日,家族观念、迷信思想仍然存在,在婚姻、事业等领域大有市场;体现在教育上,就淡化了对“知识改变命运,科技创造未来”的认识。

“凉山教育的希望在哪里?”孙正军不停地追问。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大山把他们“封闭”在这里,一代代彝族人基本上没有走出过大山。随着国家扶贫、脱贫工作力度的加大,“封闭”的凉山正在一步步走向“对外开放”,蜀山栈道将被高速公路、高铁取代,彝族人民热情、豪放的歌声将传播出去,外面的精彩也会进来。借全国教育均衡县验收之机,孙正军参与了美姑民中的学校文化建设。他倡议的“弘扬民族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学校发展理念得到了学校的认可。

“弘扬民族文化”,是为了立有根基;“传承红色基因”,是为了行有方向;“培育时代新人”,是为了心有梦想。彝族既有自己的语言,又有自己的文字。这是彝族最宝贵的民族文化。“彝海结盟”、《情深意长》记录了彝族同胞宽广的胸怀和爱党、爱国的情感。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从历史远处走来、从大山深处走来的彝族人民,一定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共享社会发展的甜美成果。“毋庸讳言,凉山教育的真正发展还需一代甚至两代人的努力。待这一代人长大成人,他们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他们的文化视野、人生向往,才可能有突破性的进展;‘土壤’和‘种子’的问题解决了,才可能迎来春色满园。”孙正军相信,每当索玛花开的时候,淳朴、善良、热情的彝族人民一定会用最美的歌声歌唱凉山的新时代。而他也将积极参与其中,为凉山各族人民更加美好的未来献出自己的力量。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