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制度创新释放教改集成动力
当教育改革进入关键期,痛点、堵点、难点集中挡在面前,不仅需要保持改革的定力和勇气,更需要靠制度创新来释放改革的集成动力。
去年以来,高密市教体局围绕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深化五项制度机制创新,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增强后劲,实现了改革发展的新突破。
坚持规划引领,挤进“十四五”总盘子。今年既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又是“十四五”编制之年。市教体局把做好发展规划作为“先手棋”,按照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建设现代教育名城的要求,综合考虑人口、经济、城镇建设、学校布局等要素,划分学区板块和便民教育圈,按时间和地理位置列出配套学校建设清单。发挥市委教育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职能,召集发改、规划、建设、财政等部门会商论证,把建设机关幼儿园等11所普惠幼儿园、发展向阳小学等9所义务教育学校、创办豪迈科技职业学院,纳入高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为未来五年教育发展打好基础,预留发展空间。
创新项目揭榜制,激发制度改革活力。坚持问题导向,实施“靶向攻坚计划”。结合调研问题,梳理出高中多元化办学、幼教集团化办园、小规模学校提升品质、教师科学流动换岗、国家课程校本化等10个攻坚项目。转换改革思路,改自上而下传导压力推进改革为自下而上主动认领,先行先试创造经验。面向各学段各类别学校,公开张榜认领,共确定了36所改革试点学校。对这些项目实行月调度清单管理,市教体局职能科室负责指导调度协调服务,及时推介好的做法和成效,年底评选优秀项目成果,专列项目资金进行奖励,并纳入教育督导奖励指标。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基层学校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创立线上教学机制,全力保障开学复课。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市教体局严格执行上级延迟开学规定,开学前对学校全面实行封闭管理。创立线上教学机制,采取班级群、直播间、名师在线、云课堂、班级小管家等方式,为全市10多万名中小学生开展线上学习生活心理指导;组织名师专家开设线上“家长大讲堂”,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打造“疫路有责”思政同城大课堂,科学指导学生平稳安全度过假期。按照“分类施策、分时错峰、规范防疫、封闭管理”的原则,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复学工作领导小组和联防机制,建立健全开学方案和应急预案,从严从细从实落实防控流程,顺利完成了146所中小学开学复课任务。开学后,坚持“1米线”“两点一线”“三次消毒”制度,对学校实行分类管理,有效保障了师生健康和教学秩序常态化运行。通过开学复课“大考”历练,健全了党委全面领导、政府依法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各方共同推进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山东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报》等媒体推介了高密的做法。
抓好3个教研联合体,培育县域教研新生态。实施“名师工作室”领航工程,依托63个市级名师工作室,重点抓好小学数学生活化探究、中学英语戏剧教学法等57个教改先锋项目,推动教学机制和学习机制变革。成立课程与教学研究院,把课程纳入整合资源、改善教育生态的主抓手,开展以“四化” (生活化、综合化、学术化、人文化)为导向的课程建设,突出开发实施劳动、体育、阅读、戏剧、编程“五大复合课程”,联动推进语文任务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等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课程标准落地落实,从县级层面构建课程统合机制。针对高考改革,市教体局成立了“新高考学习研究中心”,聘请高校专家教授、北京上海名师名校长组成顾问团,由各学段各学科教研员、特级教师和高中教学干部、初中小学拔尖校长组成研究团队,以高中为主体,从学段贯通培养、生涯规划教育、选课分层走班、综合素质和学业质量评价等维度开展研究。对高中来讲,把各方力量集结起来,重在把脉问题、精准导向,避免单兵作战、用偏力量;对教育综合改革来讲,破解高中改革难题,则是重要的“拐点”。
加快提质培优行动,打造职教改革先行区。教育部和省政府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为中职学校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政策红利。高密市抓住改革机遇,在率先探索政府引导扶持、企业主导主办、社会各方参与、市场化运作混合制办学体制的基础上,对全市职业教育进行第二次结构调整,投入5亿元建设职教中心,年内二期工程交付使用,把高密中专、高密技工学校整体迁入,组建高密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整合职教资源,集中优势办学,开展“1+X”职业证书认定试点制度。加速产教融合步伐,推动学校与企业、专业与产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在巩固与京东、青岛锦航正邮轮、北京中航铁教育投资公司等企业合作办学的同时,瞄准人工智能机器人行业,与国家高科技企业乐聚机器人公司签约,依托高密中专共建“乐聚人工智能学院”,培育高密本土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在高职领域,引进青岛科技大学大数据学院,为发展大数据产业和大数据人才提供解决方案。下一步,高密市将拉高拉长职业教育链条,启动豪迈高职学院建设,实现中高职贯通培养,创建高水平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为融入胶东经济圈、对接青岛高标准建设临港经济区提供工匠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