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导学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色彩在写作中的使用 图片新闻 小微课 大课堂 高智慧 春风化雨 桃李芬芳

第4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4
【理论前沿】

导学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马玉顺

导学案教学是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为消除传统课堂“教师讲、学生听”的弊端而创设的一种授课新方法。其优势在于,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人,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课堂主体作用充分彰显。在实施之初,导学案教学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但随着其不断普及使用,一些学校和教师未能做到与时俱进,以致出现导学案设计模式化、内容拼凑等问题,偏离了帮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初衷。

在前段时间的督教中,我们重点检查导学案的设计、使用,发现主要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在与有关学校教师一起研究后,确定了相应的改进策略,有效纠正了偏差。

一、学习目标设计过于笼统

学习目标是针对每一课或每一节课的内容设定的,是导学案学习内容的引领,也是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的指引。越具体、越清晰的学习目标,越能指导学生高效达成学习目标。

在实际操作中,有的教师把教学目标当作学生的学习目标,这就混淆了目标设计行为主体,导致学习目标指向模糊,或大而不当、不切实际。有的学习目标缺乏维度,基本停留在对知识的了解、理解及运用层面上,缺失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有的知识类学习目标没有对量和质进行具体规定,缺乏准确鲜明的评价标准。

针对这三个不足,我们采取的对策,一是要求学校和教师提高认识,分清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异同,在加强学情诊断,认真分析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出指向明确、操作性强、评价具体的学习目标;二是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水平,尽量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围绕所授课的核心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困惑,解决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在后续课堂学习中重点处理,提高课堂效率;三是提出明确的知识学习目标,这节课有几个知识点需要记忆、几个难点问题需要理解,都一一标注明白,让学生一目了然,增强学习的针对性。

二、学法指导设计缺乏或模糊

有的教师设计的导学案根本没有“学法指导”这一栏目;有的即使有也是流于形式,过于模糊,仅仅把常用的几种方法罗列出来,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导学案设计的“导”不仅包括“导学习过程”,也包括“导学习方法”,应在提供导思的问题时,一并指导学习方法。为此,我们建议教师在每个问题后面,都增加解决问题所使用的明晰方法。如有的题目需要“组内互助”,有的采取“小组讨论”等,便于学生参考、借鉴、使用。

三、学习过程设计缺乏“导学”性

这方面的不足主要是部分教师没有凸显“导”的基本精神。在自主预习部分,只是梳理了教材的知识点,学生翻阅课本就能填写,简单机械;在问题设计上,未能以问题作为思维引擎,缺乏层次性和探究性,没有体现出问题设计的价值;在达标检测方面则过于习题化,拼凑一些资料上的练习题目,滥竽充数。

我们建议,自主预习部分坚决摒弃单纯的教材内容罗列,改用问题形式呈现;达标检测要精选习题,每节课包括选择题尽量不超过5道。课中设计的问题要选择重点或者主要内容,将知识转变为阶梯性、层次化的探究性题目,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对教材的分析、归纳能力,且问题也不宜过多。

四、导学案内容容量过大

督教过程中,有一个学生问卷环节,部分学生提出导学案内容太多,耗费时间多。我们了解到的情况也确实如此。初、高中学生,除了体育、美术、音乐、技术、活动课程等,还有9门文化课要学习。导学案若不简化,很可能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对此,我们的对策是切实遵循“减负增效”要求,各科制定的导学案要报学校教务处和级部审定,每科时间以学生在半小时之内完成为宜。

导学案教学是提升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方式,其中的“导”是引导、指导;“学”是以学生学为根本要求;“案”是一种方法。实践证明,只有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科学谋划,高水平设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益。

(作者简介:马玉顺,临朐县第一中学正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效课堂建设。) 导学案教学是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为消除传统课堂“教师讲、学生听”的弊端而创设的一种授课新方法。其优势在于,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人,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课堂主体作用充分彰显。在实施之初,导学案教学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但随着其不断普及使用,一些学校和教师未能做到与时俱进,以致出现导学案设计模式化、内容拼凑等问题,偏离了帮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初衷。

在前段时间的督教中,我们重点检查导学案的设计、使用,发现主要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在与有关学校教师一起研究后,确定了相应的改进策略,有效纠正了偏差。

一、学习目标设计过于笼统

学习目标是针对每一课或每一节课的内容设定的,是导学案学习内容的引领,也是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的指引。越具体、越清晰的学习目标,越能指导学生高效达成学习目标。

在实际操作中,有的教师把教学目标当作学生的学习目标,这就混淆了目标设计行为主体,导致学习目标指向模糊,或大而不当、不切实际。有的学习目标缺乏维度,基本停留在对知识的了解、理解及运用层面上,缺失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有的知识类学习目标没有对量和质进行具体规定,缺乏准确鲜明的评价标准。

针对这三个不足,我们采取的对策,一是要求学校和教师提高认识,分清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异同,在加强学情诊断,认真分析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出指向明确、操作性强、评价具体的学习目标;二是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水平,尽量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围绕所授课的核心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困惑,解决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在后续课堂学习中重点处理,提高课堂效率;三是提出明确的知识学习目标,这节课有几个知识点需要记忆、几个难点问题需要理解,都一一标注明白,让学生一目了然,增强学习的针对性。

二、学法指导设计缺乏或模糊

有的教师设计的导学案根本没有“学法指导”这一栏目;有的即使有也是流于形式,过于模糊,仅仅把常用的几种方法罗列出来,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导学案设计的“导”不仅包括“导学习过程”,也包括“导学习方法”,应在提供导思的问题时,一并指导学习方法。为此,我们建议教师在每个问题后面,都增加解决问题所使用的明晰方法。如有的题目需要“组内互助”,有的采取“小组讨论”等,便于学生参考、借鉴、使用。

三、学习过程设计缺乏“导学”性

这方面的不足主要是部分教师没有凸显“导”的基本精神。在自主预习部分,只是梳理了教材的知识点,学生翻阅课本就能填写,简单机械;在问题设计上,未能以问题作为思维引擎,缺乏层次性和探究性,没有体现出问题设计的价值;在达标检测方面则过于习题化,拼凑一些资料上的练习题目,滥竽充数。

我们建议,自主预习部分坚决摒弃单纯的教材内容罗列,改用问题形式呈现;达标检测要精选习题,每节课包括选择题尽量不超过5道。课中设计的问题要选择重点或者主要内容,将知识转变为阶梯性、层次化的探究性题目,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对教材的分析、归纳能力,且问题也不宜过多。

四、导学案内容容量过大

督教过程中,有一个学生问卷环节,部分学生提出导学案内容太多,耗费时间多。我们了解到的情况也确实如此。初、高中学生,除了体育、美术、音乐、技术、活动课程等,还有9门文化课要学习。导学案若不简化,很可能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对此,我们的对策是切实遵循“减负增效”要求,各科制定的导学案要报学校教务处和级部审定,每科时间以学生在半小时之内完成为宜。

导学案教学是提升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方式,其中的“导”是引导、指导;“学”是以学生学为根本要求;“案”是一种方法。实践证明,只有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科学谋划,高水平设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益。

(作者简介:马玉顺,临朐县第一中学正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效课堂建设。)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