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班主任 爱是付出千万次,仍觉值得 每一颗种子都会发芽 两张小纸条 如何帮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观念?

第4版:班主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班主任
04
【班 主任风采】

爱是付出千万次,仍觉值得

——记淄博市张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优秀班主任刘璟华

□ 本报记者 张桂玲

27年特教班主任的经历,使她从一名“新班”变成了“老班”。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惊天动地,有的只是几千个看似平淡无奇的日子,在琐碎与重复中流逝。她却说:“因为有了这群孩子的陪伴,我的生活变得深刻而富裕。”

她是刘璟华,淄博市张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一名普普通通的班主任。她的名字是做了一辈子乡村教师的老父亲起的——“璟”是玉的光彩,父亲希望她是一块绽放光彩的玉。1993年7月,从昌乐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后,她先后担任过重度养护班、康复救助班、康教结合实验班、送教上门班以及义务教育班班主任,把青春的光彩和热能留在了特教这方热土上。

学校成为第二个“家”

2000年,张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开办学前教育,开始招收重度养护班学生。这让所有班主任都望而却步,刘璟华却愉快地接过这一重担。因为她一直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然而,真正接手时,她才发现,这些孩子的情况之复杂远远超出自己的想象。他们有的患有孤独症,有的患有多动症,有的已经十几岁了却还在牙牙学语、蹒跚学步。

第一天踏进教室的门,一个小女孩就冷不丁地冲过来,狠狠地捏了一下她的胳膊,继而趴在她的身上叫了一声“阿姨”。刘璟华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一个连蹦带跳的男孩已飞跑到她面前,大声尖叫起来……

任刘璟华使出浑身解数,这些软硬不吃的孩子还是“按下葫芦又起瓢”。一天下来,她身心交瘁,精疲力尽。

刘璟华没有放弃,决定用“爱”开启学生的心扉。

慢慢地,她发现,这些特殊孩子对爱的渴求远远超过了知识本身。为更好地照顾他们,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她干脆把家安在了学校,每天为他们穿衣、穿裤、系鞋带,洗手、洗脸、擦鼻涕,端水、喂饭、刷杯子,把尿、提裤、擦屁股……

哪个孩子病了,她要出去买药;哪个孩子不想吃饭了,她要出去买点好吃的;哪个孩子拉在裤子里了,她要里里外外洗干净……这些琐碎的小事,几乎占据了刘璟华每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渐渐地,孩子们学会了自己穿衣、吃饭,学会了说一个字、一个词,也学会了怎样表达自己的爱。这些对正常孩子来说算不了什么,可对于智力低下、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的重度残障孩子来说,却是极其困难的事情,需要教师付出数倍的努力和持久的耐心、细心和恒心。

每天看到孩子们的点滴进步,看到他们越来越信赖和喜欢自己时,刘璟华的心里便会油然升起满满的幸福感。她始终抱着这样一种信念:这些孩子是命运的失宠儿,但他们依然享有被爱的权利。

是“保姆”,也是生命“引航者”

刘璟华的班里有一个来自沂源山区,患有严重语言障碍,却克服了重重困难来到张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求学的女孩。没有现成的教材可参考,没有有效的方法可借鉴,刘璟华就针对她的实际情况,为她量身定制了训练计划,从最简单的音节开始教起。

有时,为了训练这个女孩发一个正确的读音,刘璟华不知要用多少训练方法;为了教她说一句完整的话,数不清要重复多少遍。当这个女孩终于能含糊不清地说出“爸爸”“老师,我爱你”时, 刘璟华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付出了多少心血与汗水,只有她自己知道。

也正是在此过程中,刘璟华摸索出了对患有严重语言障碍的孩子科学施教的门道,并梳理编写了一本实用性极强的校本课程教材。这本教材在山东省特殊教育年会和山东省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研讨会上展览交流,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领导、专家的肯定与好评。

刘璟华明白,良好的文化环境对这些特殊孩子有比正常儿童更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她注重利用班级的每一面墙,使教室的墙面成为孩子们展示作品的天地,并精心设计了“明星栏”“风采栏”“争星夺章评比栏”等多个栏目,帮助孩子树立“我能”“我行”的自信。教室成为童趣盎然、滋养心灵的温馨港湾。

作为一名特教工作者,刘璟华深知,自己不应该只是细致入微地照顾孩子生活的“保姆”,更应该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引航者”。为了让他们早日自理自立、融入社会,她参与了校长郑红领衔开展的“生存教育”课程的开发、设计和实践。于是,学校餐厅、宿舍以及校外的超市、医院,都成了她和孩子们一起磨砺生存能力的“大课堂”。

送教,“一个都不能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为落实国家扶贫攻坚计划,把“送教上门”这项“惠民工程”真正做到实处,张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2016年开启了“送教上门”之旅,为全区100多名重度适龄残障儿童开展“送教育、送康复、送温暖、送政策”活动。在送教过程中,学校发现,很多因种种原因不能入学的孩子渴望走进学校,感知多彩世界的暖心课堂。为了圆这些孩子的上学梦,2018年4月,张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助梦课堂”开班了,刘璟华成为首位“送教上门班”的班主任。

在刘璟华担任班主任期间,7名残疾孩子走进课堂,圆了上学梦。刘璟华知道,对那些不能坐进教室的学生来说,更需要专业力量的温暖与支持。根据学校要求,每名教师都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把课堂搬到中重度残障学生家中,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在学校送教志愿团队入户走访调查时,刘璟华见到了一个叫楠楠的14岁农村女孩。因患脑瘫存在智力缺陷,楠楠从未踏入过学校的大门。于是,学校为楠楠“量身定制”特殊的送教方式——每周三插班上课试读。

从未接受过教育的大龄残障儿童突然进入集体环境学习,选取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成为一个难题。刘璟华所在的送教团队和家长多次碰头商讨、评估,最终决定把课程调整为个人生活课、家庭生活课、社会生活课。采用集体授课和个别辅导、学校教学与家庭练习相结合的训练模式,提高楠楠的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

在刘璟华团队历经半年的“联动式”努力下,楠楠终于顺利入学。

“一个都不能少!”刘璟华说,既然选择了特教,那么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走进她生命中的每个“楠楠”都是她教育事业的终极追求。于她,所谓爱,便是“付出千万次,仍觉值得”。

刘璟华在指导学生排练节目。 桂玲/摄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