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探究
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提升学生的团体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数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明显特点有两个,一是抽象性,二是精确性。小学生的特点是听课时间不持久,精力不能长时间集中。鉴于此,教师不能一味地灌输,而要讲究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小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小组合作学习倡导“生进师退”,教师把学习的自主权、交流合作的机会、多元化的展示平台交给学生,使学生“活”了起来、课堂“动”了起来,教学活动充满了生机与灵性。学生变得更加自信、自主,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团队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因而促进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
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创新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在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之前,教师要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放下架子,尊重学生的看法,鼓励学生发言,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讨论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合理划分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直接影响此种教学方法开展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认真考虑如何进行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目前,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方法有多种,大都以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等因素为基准进行考虑。例如,应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划分小组,主要考虑学生在知识面及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通过不同层次的划分,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在合作学习中为学生制定符合其能力水平的目标和要求。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设计,并在合作学习进行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此来保证合作学习顺利展开。小学生受年龄的限制,在合作学习中可能出现对数学学习要求无法准确理解的情况,这时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以保证学生可以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例如,在课堂上引入一个小问题,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讨论。
创设相应的情境。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活动通常都是从问题的提出开始的。因此,教师要根据问题的本质创设相应的情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再了解事物的本质。例如,在讲《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一课时,教师提出问题:“我们能够利用单价和数量得到总价,那么能不能只通过了解总价计算出单价与数量呢?”然后,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协调好自主与合作之间的关系。自主与合作既有差别又有联系,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以个体学习活动的实施为主体,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以不同个体间的有效合作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实施合作学习,要重视协调好自主与合作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创设情境,提出一些通过自主研究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发现,学会提出创新性的问题。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验证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