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校长视线 探寻积分评价与团队自治管理之路 有耕耘还要有收获 寻找建设书香校园的推手 培育学校文化的“生长力”

第5版:校长视线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校长视线
05

寻找建设书香校园的推手

□ 禹城市齐鲁中学 李长海

建设书香校园,激发师生读书的积极性,使其养成喜欢读书、善于思考的习惯,需要一种推动力、一种引领,需要营造一种氛围、建设一种生态。而这种氛围的营造和生态的建设需要智慧,也需要从“大教育”的层面去设计和筹划。

据说,犹太人为了诱导孩子喜欢上读书,当孩子刚懂事时,母亲便会在书籍上面滴上蜂蜜,告诉孩子书是甜的。由此可知,读书也需要吸引力,需要推手。

建设书香校园,让几千名学生都爱上读书,把这个庞大的群体推动起来,也需要一种力量,需要引导的智慧和措施,以激发起他们读书的兴趣,使其逐步感受到读书的乐趣与满足。

“咖啡味阅读”,

推动大手拉小手

要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必须有一个醉心阅读、善于以身示教的教师群体。为此,学校把新华书店引入校园,投资100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阅读空间——校园店,规定教师每周以学科组为单位到校园店内静心阅读。在教师阅读期间,校园店为教师提供免费的咖啡,为教师的阅读增加一点“风味”。我们称之为“咖啡味阅读”。两年来,品咖啡、静心读已经成为教师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在浓浓的咖啡香里,他们读书的兴致越来越浓厚,读书的乐趣也越来越多。不知不觉中,日积月累,多的读了几十本,少的也有十几本。厚厚的两大册读书记录,留下了大家踏实阅读的足迹。“最是书香能养人。”读书滋养着教师的精神,改变着教师的表达方式,也拓展着教师的课堂宽度和深度。更可贵的是,教师们以自己的阅读经验去影响所教的学生,大手拉小手,师生一起捧起书,走进阅读的殿堂,感悟读书之美、读书之乐。

家校共读书,

推动小手拉大手

为将学生在学校养成的读书习惯在家庭中固化下来,学校积极开展“家校共读”活动,选择学生和家长都适宜的图书,推荐给每个家庭,指导家长开展亲子共读;召开家长会,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以阅读者的姿态出现在孩子面前,少打麻将、少玩手机、少追剧,多与孩子交流读什么书和读书后的心得,在交流中优化家庭读书氛围。教师们要求家长带孩子外出时多逛一逛书店,给孩子多买一些书,在家中触手可及之处都放上书,营造让孩子时时与书为伴的好氛围。谁家的藏书多,谁家读的书多,谁家对孩子读书一事支持力度大,学校就毫不吝啬地授予他们“书香家庭”荣誉称号。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的读书家庭也是表扬出来的。我们期待,把阅读从校园延伸到家庭,小手拉大手,以孩子阅读为推动力,带动家长阅读,显现“至今东武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的愿景。

读书挑战赛,

推动大家手拉手

爱比赛是孩子的天性。为顺应天性,让读书趣味化,变成学生们相互竞争的比赛游戏,从而让他们更积极地读书,学校启动了“读书挑战赛”。挑战方式是同班中两名学生相互挑战,同班中小组之间相互挑战,两个友好班级之间互相挑战。学生每周在“班级阅读记录本”上记录自己的阅读书目及阅读数量,教师和家长共同监督学生的阅读实效。相互比赛激发起学生的读书热情,他们都憋着劲多读书,在比赛中享受读书的乐趣和成就感。许多家长反映,读书挑战赛让孩子沉浸于阅读中,孩子不但拓宽了知识面,而且明理懂事;同时,玩手机的次数少了,与家长交流的次数多了。学校以此为触点,进一步强化读书挑战赛的推动力,每周、每月都评出“阅读冠军”,并进行隆重表彰,以此点燃全体学生的阅读热情。“独行速,同行远。”在相互挑战中,学生手拉手,一起享受阅读的美妙,是竞争,更是相互激励。

搭建展示台,

推动人人露一手

搭好台才能唱好戏。为让学生在阅读中“秀”出自己,学校为他们搭建了一系列展示平台。一是每年举办“读书节”,对一年来在读书方面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表彰。同时,组织“图书大集”,有些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摆摊卖书,有些学生逛集市淘书。其乐融融的“读书节”成为学生们的热切期待。二是创办“百家小讲坛”,每周四下午定时开讲。在某个专题或某个领域有深入研究的“小专家”,通过事先申报、学校评审,走上“小讲坛”,系统阐述自己在某个领域的研究所得,以此引导学生的阅读由广度向深度延伸。三是装备“朗读亭”,为学生创造朗读空间,让学生体会朗读的音韵之美。“朗读亭”全天候开放,各班每天推荐“优秀朗读者”到“朗读亭”朗读自己心仪的美文。朗读者可以把自己的作品上传到设备的云平台,发布到学校微信公众号和班级群内,供大家欣赏。同时,通过统计朗读作品在网上的关注度,每学期评选“最佳朗读者”,以带动更多的人投入朗读。

校园是千差万别的,但那缕书香却有一样的芬芳。建设“书香校园”,让师生捧起书本,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也是一件需要智慧的事情。用智慧去创造书香校园,让师生能够充分享受读书的美好,是教育之功,也是教育之美。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