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杏坛 二十年,一声感谢 诗语情怀 冬 吟 家乡的白菜 蛇皮袋与拉杆箱 扁豆花

第7版:杏坛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杏坛
07

家乡的白菜

□ 陈元芬

在家乡,小雪节气一到,母亲便推着小车,到地里收白菜。

我们这儿有句俗语,叫“百菜不如白菜”。我想:除了它本身有营养价值外,还有一点就是它的“朴素亲民”。冬天,它是老百姓餐桌上的主打菜。小时候,每逢大地冰封、雪花飘飘时,众多在春夏和秋季里争奇斗艳、芬芳满怀的蔬菜都销声匿迹了,唯有白菜长留餐桌,滋润人们寡淡的味蕾,温暖寒冬里的肠胃。如今,即使各种反季节蔬菜在菜市场里耀眼夺目,也没有撼动白菜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从炎夏里“头伏”播种,到凛寒里小雪节气收获,到家家户户挖地窖储存,再到细水长流地走上饭桌,朴素的白菜从过去到现在,从清汤寡水的岁月到物阜民丰的今天,它的主角地位几乎雷打不动、从未改变。它总温柔而牢固地占领城市、乡下的每个冬天,在人们的味蕾、肚腹和记忆里水润晶莹、清香绵延。

白菜可以煲汤,可以调馅。素菜、荤菜,做热菜、拌凉菜、腌泡菜……人们以白菜为主打,做成的菜肴不下几十种。就连老白菜帮子和白菜疙瘩,用盐简单腌制一下,都是开胃小菜。对如此鞠躬尽瘁的白菜,人们自然不会忘记,自然要始终厚爱。“头伏白菜,末伏萝卜。”人们把它编进谚语里,彼此提醒着播种白菜的时节。“立冬白菜赛羊肉。”“白菜萝卜汤,益寿保健康。”人们出口成章地颂扬着它的品质。白菜还有个很吉祥的谐音“百财”。能得百财,欢乐开怀。母亲最喜欢用白菜炖粉条,用白菜包水饺,用白菜祭祀神灵。母亲说,多吃白菜,财源滚滚。财源滚滚,日子当然就好过了。所以要多吃白菜。

儿时的冬天,最喜欢吃的菜就是母亲做的白菜粉条炖肉片。听说,这也是东北地区招待姑爷的菜。小铁锅坐在煤炉上,母亲先用肉片炼锅。眨眼间,肉香四溢,引得肚子里的馋虫直想蹦出来。咽着口水,眼巴巴地盯着母亲开始放入手撕的白菜片,然后倒入适量凉水,再放入晶莹的粉条和葱段、姜片、八角等调料,盖上锅盖,慢炖。不到半个小时,咕嘟咕嘟的热气冒出来,要顶翻锅盖的样子。这时的香已不再是单纯的肉香。因为白菜的加入,粉条和调料的助力,香味浓郁,缭绕满屋,不等出锅,馋虫真的要从嘴里爬出来了……

每个大年三十晚上,我家都吃白菜肉馅的水饺。母亲让我们每人吃6个。这样,新的一年就能逢凶化吉,六六大顺。现在回想起来,仿佛唇齿间还有散不尽的饺子香。

在北方的冬天,白菜把一代代孩子喂大。即使走到天涯海角,每个冬天,他们也会像归雁那样赶回家乡,尝尝母亲亲手种出的大白菜,品品童年的绵长滋味。

白菜是让人想家的菜。

白菜还有不菲的药用价值。它性味甘平,有清热止咳、解渴利尿、消食解酒、通利肠胃的功效。经常吃白菜可防止维生素C缺乏病,还可防癌抗癌。民间有用白菜治感冒的验方,取白菜干根加红糖、姜片、水煎服,或用白菜根3个、大葱根7个,煎水加红糖,趁热饮服,盖被子捂出汗,感冒即愈。

其实,每棵白菜都努力把自己长成了艺术杰作:白得无瑕的菜帮,绿如翡翠的菜叶,从帮到叶过渡得珠圆玉润、浑然天成,绝非人间匠人所能为。一层层的菜叶又如此紧密团结地包裹起那像蓓蕾一样娇柔的菜心,像呵护一朵欲绽的莲;又或许莲已绽放,那一层层的叶正是它放出的光芒……

在冷寂的寒冬里,这光芒温暖过多少人间岁月啊!

我爱你,家乡的白菜!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