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杏坛 二十年,一声感谢 诗语情怀 冬 吟 家乡的白菜 蛇皮袋与拉杆箱 扁豆花

第7版:杏坛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杏坛
07
【如歌散板】

扁豆花

□ 张军

一位久居城市的朋友来我家走访。甫一下车,友人的眼睛瞬间瞪大,流露出新奇、喜悦且羡慕的神情。满坡庄稼、树上柿果、草底蛐蛐、一群叽叽喳喳盘绕头顶的喜鹊,甚至篱笆墙上的一架扁豆,无不引得友人连声赞叹。在他眼里,乡下景象无一处不美妙,无一处不旖旎,仿佛此乃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板桥先生的这副楹联放至此间,倒是合情应景!”

扁豆,秋季农家常见的一种蔬菜。乡间庭院里,谁家不栽一架丝瓜、扁豆呢?自从10年前移居此地,我们每年都要栽下一架扁豆。秋分过后,金风乍起,一簇簇扁豆花缀满篱笆墙,蝴蝶翩跹,蜜蜂嗡嗡。我每天在扁豆架下经过,然而从未认真观察过扁豆架上这不起眼的小花。自幼生在乡下的我见惯了秋日里的扁豆花,它有什么稀奇呢?

“不过是寻常可见的一架扁豆而已。”

“寻常可见便不美吗?”

一时间,我无言以对。或许,在一个环境中生活久了,对周围的事物司空见惯,以致熟视无睹。庄稼、蔬菜、林木,不过是抬眼即见的景物,于我而言,熟稔得不能再熟稔了,如何能勾起我的兴致?朋友的话让我陷入沉思,抬眼望向篱笆墙上素雅如玉的扁豆花,一簇簇、一串串开在叶上,缀满墙头,一直延伸到篱笆墙的拐角处,一两朵野生的喇叭花点缀其间。粉红、玉白两种色彩纠缠在一处,相互映衬,煞是好看。用力吸一口气,一股淡雅香味溢满鼻官,清新之气充盈体内。霎时间,浑身舒泰,自然和谐,赏心悦目,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油然而生,仿佛我平生第一次得见扁豆花,第一次嗅探到它的清香……

“相比都市的繁华喧嚣,你不觉得此地颇为幽静清雅吗?”

“清雅?我倒从未有此体会。比之此处的简陋,我反而更艳羡你们的城市生活。”

“我们总是抱怨自己的处境,而向往别人的生活。设若易地而居,是不是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呢?尝试着换一种心态,换一个角度,再来观察我们久居而不觉其美的环境,是否会有新的发现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果真如此,站在友人的角度,“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而我呢,则是“久居芝兰之室,而不觉其香”。我的眼睛越过扁豆架,投向我的小院落、我的庄稼地、我的果树行,以及野径上无人关注的粉红或蓝色的喇叭花。在这些熟谙的景物间,我似乎有了不一样的新体验。

院中,石榴、木瓜已经成熟,空气里充盈着醉人的果香;地里,玉米正待收获,微风拂过,叶子沙沙作响,像在喃喃自语,又像向我传递丰收之乐;路边,高高枝头上挂满青中见黄的柿子,待过段时日,柿果熟至黄里透红了,成群结队的灰喜鹊、乌羽黄喙的鹩哥相约结伴而至,它们耐心等待了一年,专为此一季的饕餮盛宴而载歌载舞。

风过,虫鸣,鸟歌,鼻翼间洋溢着庄稼与泥土混合一道的芳香,生机融融,沁人心脾,令人陶醉。我眼前所有的一切,不正是一幅秋日乡间美妙无比的自然风光图吗?此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田园画卷,能不招人爱怜吗?

篱笆墙上,素雅的扁豆花敞开怀抱,与翩翩飞来的白色蝴蝶热情相拥。风动花摇,蝶逐花舞。花耶?蝶耶?一时间,眼花缭乱……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