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读书 《延安答卷——脱贫漫记》:筑梦、逐梦、圆梦 以童心观世界 赋万物以深情 寻觅尘世中的那份诗意 教师书架 王继坤的“阅读情结”和他的读书人生

第7版:读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读书
07

《延安答卷——脱贫漫记》:筑梦、逐梦、圆梦

□ 刘万强

回顾往昔,“雄关漫道真如铁”,革命摇篮、精神灯塔——延安,沟壑纵横,荒山秃岭,地广人稀,老百姓用满腔热血构筑了心中的小康梦;正视当下,“而今迈步从头越”,革命儿女逐梦前行,延安市延川、宜川两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延安693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出列,谱写了“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序曲;展望未来,“长风破浪会有时”,英雄人民将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圆梦。巨变,在黄土地上书写;力量,在攻坚中彰显。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新时代的延安人正意气风发、昂首阔步地走在奔向全面小康的大路上。

延安,这位曾经革命筑梦路上的英雄,如今也是脱贫攻坚逐梦路上的奇迹。《延安答卷——脱贫漫记》以写实的手法为我们展现了革命老区创造奇迹的筑梦、逐梦过程。从满身黄土到身披绿衣;从“种一茬庄稼脱一层皮,下一场暴雨刮一层泥”,到“念着‘山’字经”“做好林文章”……

品读完《延安答卷——脱贫漫记》,我被其深深感染,心中情感激荡,久久不能平静。厉彦林老师站在历史的高点上,把握时代的脉搏,诠释了作家的责任与担当……文学在重要的历史时刻必然在场,作家在时代的伟大变革中不会失声。每每翻阅书籍,都不禁留恋这幅以奋斗描绘的真实壮美画卷,沉醉这曲以民心谱就的宏伟激昂乐章,痴迷这篇以精神铭刻的壮丽文化史诗。

《延安答卷——脱贫漫记》是延安人民用奋斗建设美好家园的写照,更是我国脱贫攻坚事业的缩影。

延安答卷是延安思路,也是中国智慧。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中国的脱贫为困扰了世界千百年的难题树立了榜样。“吴起县南沟村”“洛川县菩堤乡木家塬村”“宜川县壶口镇昝家山村”……这一点一滴虽未亲临,却仿若目睹耳闻,也曾为一个个奋斗的鲜活例子泪目。读及“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时,一下子便拨动了我的心弦。这不仅是对那些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扶贫干部、劳动人民的讴歌,也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写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一株“苔花”都绽开笑脸。这不正是家乡最真实的画卷吗?

《延安答卷——脱贫漫记》

是党员带头真抓实干的典型案例,更是中国共产党赢得民心大考的完美答卷。

延安答卷是延安样本,也是中国方案。这是脱贫攻坚的典型,也是民心所向的铁证。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斩断了“穷尾巴”,挖断了“穷根子”,改变了“穷基因”。这样的执政党,不正是每个人都期待的吗?这就是民心。不在口号里,不在会议里。它流淌在老百姓兴奋的泪水里,闪动在老百姓开心的微笑里,跳动在老百姓自发的掌声里,铭刻在老百姓的心坎儿上,融入在切切实实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中。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民之所向,政之所往”,人民的心声便是上下跳动的音符。每个“音符”都如愿以偿,不正是祖国最宏伟的乐章吗?

《延安答卷——脱贫漫记》是践行新时代延安精神的文字见证,更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检验。

延安答卷是延安灵魂,也是民族精神。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脱贫攻坚便是我们逐梦路上的伟大战斗之一,坚定信念、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指引着我们走出了一条“绿色脱贫之路”。“立下愚公移山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民族精神的感染下,无数中华儿女活成了英雄的模样;在民族精神的熏陶下,炎黄子孙会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在民族精神的指引下,龙的传人坚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踏出的每一步都是崭新的篇章,每个篇章都流光溢彩。这不正是民族最壮丽的史诗吗?

怎样的梦才能永垂不朽?怎样的梦才能永葆生机?怎样的梦才能永矢弗谖?我想:这定是《延安答卷——脱贫漫记》想要诠释的——中国梦。那一群——不,那一个逐梦人便是我们。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