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基础教育 泉城边上的一片教育绿荫 “头雁”带动“群雁”齐飞

第5版:基础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基础教育
05

安丘市锦湖小学强师兴教显成效

“头雁”带动“群雁”齐飞

□ 通讯员 王维信 陈如山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一所建成时间不足5年的学校,如何办成了老百姓心中的好学校?

“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是安丘市锦湖小学近5年来上下齐心应对挑战、实现更好发展的写照。该校现有教职工161名,3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0%以上。这支“杂牌新军”在锦湖小学这个“熔炉”里,快速锻造成了一支潜心育人、悉心从教、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正是这支队伍推动了学校高质量发展。

“青蓝工程”:双向选择促成长

每逢周三上午第一节课,53岁的党员教师王洁准时走进牟俪莹老师的授课教室,从候课到授课结束,王洁详细地做着记录;课后,她将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向牟老师一一道来;针对课堂中的创新点、生成点,她认真听取牟俪莹的课后反思,将心得记在笔记上。

王洁和牟俪莹是该校“青蓝工程”的践行

者,也是受益者。在锦湖小学,3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0%以上。为此,该校从2016年9月开始实施 “青蓝工程”,制定了实施细则,成立了督导和评价小组,及时掌握结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评估、及时调整。目前,共有72位教师结对。

“双向选择,互促成长”原则让该校“青蓝工程”成效凸显:一方面,通过名师、教学骨干的口传心授,青年教师在班主任工作、学科教学、教学科研等方面快速成长;另一方面,青年教师的新理念、新教法也影响着老教师改进其教学方法,从而实现老教师的进步。

“三人行”教师成长学院:教师发展共同体

去年10月,该校成立了“三人行”教师成长学院,设置学科教学研究中心、班主任工作研究中心、教师评价研究中心。由前两个中心牵头成立若干个教师发展共同体,每个共同体由学院聘请的导师主持,一个共同体由1名导师、2—3名种子教师、3—5名新秀教师组成。每个共同体每学期必须立项一个课题,攻关一个项目,取得一项成果;教师评价中心则跟踪调度,实施评价。

“三人行”教师成长学院实行院长负责制,学院为每个研究中心、教师发展共同体提供以下支持:一是根据需要,出面联系市内外专家到校指导、培训,提供人力支持。二是管理学校配发的专项经费,支持共同体购买书籍和外出学习。具体来说,提供课题和项目的研究经费,对在市级以上立项的课题、项目进行跟踪督导,确保按时结题;对获得优秀教研成果奖的教师给予奖励。三是协助共同体与对标学校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

学院的成立,达成了青年教师“龙场悟道”的境界和“破茧成蝶”的决心,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保障。去年以来,该校“基于大数据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的研究”“青少年科技创客教育内容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两个课题顺利结题。

“半日教研”:“小切口”展“大格局”

从2018年开始,该校开展“半日教研”活动,即“每周、每个学科拿出半天的时间”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该活动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小切口,易操作,针对性强,能使广大教师集中时间和精力有针对性地研讨教学方法、探索高效课堂实施路径、梳理总结教学经验。

集体备课是“半日教研”活动的常规内容。该校以备课组为单位,每次确立一个主题,先由主备教师阐述教学设计,并提出备课中遇到的疑惑,其他教师再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切磋,形成最佳方案。集体备课为新老教师提供了对话、交流的机会,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减少了重复劳动,为青年教师“弯道超车”提供了条件。

课例展示是“半日教研”活动的亮点之一。该校要求每个备课组每学期至少围绕一个研究主题进行反复磨课。在磨课过程中,小组成员不厌其烦地进行反思、探讨,反复修改教学设计,最后向全校同学科教师展示。这种做法解决了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受到大家的欢迎。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