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3+2”管评机制助推学校德育工作培根筑魂 浅谈课堂范画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图片新闻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故事里的小秘密 德育一体 走向融合

第6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6
【德育阵地 】

“3+2”管评机制助推学校德育工作培根筑魂

□ 潍坊博海学校 程玉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潍坊博海学校始终秉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针对德育工作具有潜绩性、见效慢、缺乏实质性管理评价网络等特点,在加强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同时,特别注重管理评价机制建设探索,逐步总结完善,形成了德育工作“3+2”管评机制,使德育管理评价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动力和保证,提高了学校德育一体化工作的实效性。

构建“3”种管理系统,织密层级网络,实行德育工作动态监督指导机制。把德育管理评价工作贯穿教学课堂、课下活动、就餐就寝的全过程,动员学校干部、教师、学生全员参与,形成了上下互动、模范表率的管理监督系统网络。一是行政监督指导系统。由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全天候上岗、分工负责,负责监督检查班主任靠班、课间、餐厅的值班情况,并出具具体的执勤记录,指导解决、应急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教师的值班情况与绩效工资挂钩。二是班级轮流值周系统。由高年级学生轮流执勤,随时检查,定岗提示,把学生日常道德行为规范作为常规检查内容。时间上包括进校、课间、就餐、午休、放学及晚自习,空间上包括楼内外、操场、餐厅、卫生区、宿舍及校门口。具体方法:提前设置岗位,完善岗位职责。根据实际情况按需设岗,编写《值周班级管理手册》。加强岗前培训,实行双向监督。对执勤学生的态度和以身作则问题,政教处加强岗前培训,进行方法指导,对重点问题重点强调,让每名学生带着责任感执勤。同时,实行双向监督,即执勤学生检查所负责班级,对应班级的学生和值班教师也监督执勤学生是否认真执勤。及时记录每时段执勤情况,当天汇总、反馈。“教”“育”结合,培养良好习惯。岗前培训是对执勤方法的“教”,一周执勤结束后的总结反思会是“育”。参与执勤的学生以执勤组为单位开总结交流会,交流自己执勤的体验,反思执勤过程中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会后,每名学生写出执勤总结。通过班级轮流值周,得到了较为全面、真实的数据,对班主任、导师的班级管理工作作出公平公正的评价。三是班级内部管理系统。推行“道德班长”轮流管理制,每天选出表现优秀的学生担任 “道德班长”;“道德班长”要提前了解班级工作的各个环节,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各项义务,并在前一天晚上制定管理目标,负责管理班级一日常规工作,监督检查班内学生行为规范,并及时填写《“道德班长”工作记录》。此举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升了学生的管理协调能力。

健全“2”个维度评价,注重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坚持既要结果又重过程的原则,采取班级量化评价和学生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养成教育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客观评价。一是班级量化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在校日常行为规范,由值周班量化评价。班级日常评价实行周评、月评、学期总评相结合。周评,依据值周班每日对全校班级一日常规管理的评价得分,一周一汇总,评选出达标班级;月评,汇总一个月内班级一日常规量化得分,评选出优胜班级;学期总评,学期结束后由政教处汇总一学期各项活动、工作的得分,加上每月量化得分,评选出标杆班级。评选出的优胜班级与当月班主任、导师绩效工资挂钩,评选出的标杆班级与学期班主任工资挂钩,并作为优秀班主任评选的重要依据。二是学生素质评价。依据《小学生行为规范》,编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组织学生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对自己的言行每天评价一次。评价既关注学生的品德行为习惯,又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综合学习能力,还关注素质教育目标。评价表中每日“晨思”“暮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组织其他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评价,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每周写一次反思日记,让学生在总结、反省中形成良好品质。

经过3年多的实践,德育工作“3+2”管评机制与其他评价体系相互配合,收到了良好的管理效益和较高的社会声誉。通过改革管理体制,实行评价机制与绩效工资挂钩,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特别是班级评价机制的实施,让班主任方向明、责任清,提高了班级管理水平,为学生全面发展创设了健康向上、和谐发展的环境,同时促进了良好校风的形成。自主管理评价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激发了其积极向上、主动发展的正能量。通过实行班级轮流值周、“道德班长”等做法,给执勤学生提供了锻炼管理能力的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自身价值。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