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3+2”管评机制助推学校德育工作培根筑魂 浅谈课堂范画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图片新闻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故事里的小秘密 德育一体 走向融合

第6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6

德育一体 走向融合

——聊城九中思政课的拓展融合侧记

□ 聊城市教体局 布济英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以初中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说:“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因此,它决定着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教育方向,承载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也承载着教育社会化的责任。正是思想政治课的多重使命和责任决定了思想政治课必须进行多方面的拓展和融合,才能履行其责任、完成其使命。近年来,聊城九中实施了以校为单元的思政课拓展融合工程,立德树人,取得明显成效。

思政课自身的融合发展

聊城九中思政课教师认真学习习总书记提出的“六有”要求,仔细研读课程标准,在思政课堂中通过对学生道德、法律、心理、国情等内容的教育,尤其是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公民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渗透对德育、美育、学生文化自信的教育,增强维护祖国荣誉和利益的意识,树立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根据学生的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与指导,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学习《青春萌动》一课时,针对怎样与异性恰当交往以及如何处理青春期的异性情感这个敏感又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我校发挥十几名教师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优势,通过心理健康课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异性交往,掌握与异性交往的方法,避免与异性交往的误区。为巩固这一认识,周末,教师给学生布置了小调查:“通过对爸爸妈妈以及其他亲友爱情的调查、访谈,形成个人的爱情观,并据此谈一下你对中学生恋爱的看法,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小论文。”

融合社会生活,设计符合学生需要的实践性作业,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师要与时俱进,从学生的实际和需要出发,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服务学生的生活需要。结合教材内容,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设计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实践性作业,服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守护生命》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守护生命不仅要爱护身体,还要养护精神,即身心健康,才是一个健康完整的人。鉴于生活中很多自暴自弃、伤害身体的事例,联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较差、自我保护能力不强的实际,结合教材中“关注身体对自己生命负责,珍视肉体生命,需要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自救自护的方法等”内容,教师设计了以“珍爱生命远离伤害”为主题的经验交流会的实践作业。

思政课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拓展

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和性质决定了思想政治课要融合历史、语文甚至理化生等其他学科的知识,渗透对学生文化自信的教育,增强维护祖国荣誉和利益的意识,树立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聊城九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宗旨,把德育一体化落实到所有学科。

例如,地理教师王月珠在讲授《地球和地图》一课时,让学生学会认识地球仪、学会地球如何运动、学会如何看地图辨方向。让学生知道人类探索地球的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要学会面对困难要坚持的心理品质;引导学生感悟世界有多大、有多美,要树立努力学习、走出去看世界的远大理想;知道小组合作讨论后能破解难点,要形成团结同学友爱互助的美好品德。

语文、历史等学科通过渗透育人理念,诠释了自己学科的特点,实现了思政课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拓展。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