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3+2”管评机制助推学校德育工作培根筑魂 浅谈课堂范画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图片新闻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故事里的小秘密 德育一体 走向融合

第6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6
【语文园地】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枣庄市第三十一中学 刘慧敏

在小学语文学科阅读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改变过去“满堂灌”的不良教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避免学生养成完全依赖教师的思考习惯,推动课程教学品质不断提升。

展示合作成果。实践中,有两种应用合作学习形式。其一是组织小组合作,其学习成果仅限于小组内部的学习和交流,不在班级范围内进行展示;小组合作获得的学习成果只展现给语文教师。其二是各小组合作获得的学习成果需要在班级范围内展示,展示的对象包括语文教师和其他学生。此类学习效果的展示有利于加强对学生实施合作学习在质量方面的把控。以《莫泊桑拜师》这篇阅读课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向全班学生展示合作学习效果,可以让各小组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彼此的长处。同时,教师也能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营造小组合作的学习氛围,推动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语文教师要有目的地为学生构建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以《夸父逐日》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为例,学生在阅读完全文后会对这个神话故事有一定的了解。这时,语文教师可以适时提出问题。如:“夸父热爱光明,选择不停地去追逐太阳,但最后累死在路上。你认为夸父的这种行为可取吗?是不是徒劳无功呢?大家一起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吧!”这样具有开放性、与原文关联程度高且学生十分感兴趣的问题一经提出,就会引起学生的热烈讨论。无疑,这种课堂阅读教学氛围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学生合作与探讨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做好适时的引导工作。

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实施合作学习。语文教师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实施合作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这个过程中,应尽量选择那些具有探究价值、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难易适中的学习内容。

在学生实施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在班级内巡视,关注并提醒平时发言较少的学生尽量多地参与到小组交流中来;而对经常说闲话或者在课堂上捣乱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制止他们的不良言行,以保障小组内每名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探究性合作学习中来。同时,教师应当及时引导学生纠正在交流与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偏差。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及时介入,使学生的合作学习得以顺利完成,推动课程教学品质的提升。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为例,学生们通过探讨,明确了自己的读书目的,对周恩来的远大理想十分敬佩,但不清楚为什么周恩来在当时会拥有这样的理想。当学生在实施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引导和启发,让学生重点分析文章中的3件事情表现出了什么,鼓励学生多去搜索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所了解,使学生心中的困惑得以消除,从而使合作学习顺利开展下去。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