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师生人人“字”上墙 党建课程化让成长“同心并行” 职教学生全力以赴备战春季高考 爱心聚力解决“校门堵” 信息快递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师生人人“字”上墙

——平阴县实验学校特色文化品牌创建活动侧记

□ 记者 廉德忠 通讯员 刘祥龙

1月22日,题为“字蕴人生路”的短视频在学习强国平台上推出。该视频介绍了平阴县实验学校“师生人人字上墙”的做法。一经推出,观看人次、点赞数量直线上升。有人留言:“让学生从学校开始练就一手好字,这事抓到点子上了!”有人给校长俄立华打电话,表示支持和感谢。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所拥有99个教学班、5035名学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因“字”而“火”?原来,自2016年开始,平阴县实验学校在师生中开展了“我的字要上墙”特色文化品牌创建活动,在提升师生写字水平的同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做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让师生人人写一手好字

“孩子上学后,作业潦草、字体不规范,成为家长的‘心病’。如果能有一种方式,督促、激励孩子喜欢写字、积极写字就最好不过了。这将是孩子一生的财富。”该校学生贾衍琳的妈妈在5年前这样说道。家长的期盼,正是俄立华这位从事教育事业30多载的老校长的美好愿景。他说:“写好汉字,既是一个人的脸面,也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更是学生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

怎样付诸教育教学实践,调动起全校师生写字的积极性呢?俄立华提出,依据《国家基础教育发展纲要》,以《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我的字要上墙”活动,让全校师生的“写字”作品上墙展示,培养师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提升学校的教育品位和整体实力。

“练过书法的人都知道,不‘真枪真刀’地练习和书写,功夫不到的‘写字’上墙以后,各种瑕疵会被放大。”俄立华说,“开展‘我的字要上墙’活动,目的就是让师生在‘亮丑’的过程中,督促、提高他们练字的积极性和写字水平。”

为师生写好字搭建平台

怎样写字?如何写好字?该校采取了“定指导教师、定写字内容、定写字时间、定展示空间”的策略,督促全校师生练字、写字。师资是第一个“拦路虎”。学校发挥有书法特长教师的优势,采取以点带面、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对全校教师进行系统的写字培训,重点开展了写字与书法教育理论、书法技艺指导、教材分析、教法研究、现场观摩等学习和培训活动,并对教师的写字情况进行等级评定。根据评定结果,为每个班级确定了一名写字指导教师。同时,投入10多万元,为99个班级的多媒体安装了写字软件,供师生练字、写字时观看和学习。

“我校制定了每个学段的习字课程教学目标,低年级与每课生字指导相结合,中年级与古诗词阅读相结合,高年级与作文写作指导相结合,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实施。”教师戴晓迪介绍说。学校把写字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并定期检查和评估学生的写字姿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在时间安排上,规定每天下午课前的15分钟为写字指导时间。按照“定位中间、兼顾两头”的原则,以中等书写水平的学生为依据,进行“分层学习、分层指导、分层评价”,中低年级以铅笔字、钢笔字为主,高年级兼及毛笔字,九年一贯,使不同学段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为给学生写字提供展示、交流的阵地,学校投入40多万元,根据各班学生人数,在教学楼、办公楼走廊的墙壁上,为99个教学班统一设置了“我的字要上墙”交流展示栏,室外安排不下的,就在教室内加设1—2块。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固定的展示空间,学生的“写字作品”除假期和休息日外,每天一换,每天都是“新作品”。

“提笔即是练字时”成为习惯

记者看到,在该校,每座楼内的走廊都变成了“字”的海洋。一年级学生的习字,是最简单的汉字和阿拉伯数字,横平竖直,书写规范;高年级学生的“作品”,或书写古诗词,或书写学生的作文,令人赏心悦目。放眼望去,每道长廊都是一道亮丽的“写字”风景线。

“学生最幸福、最高兴的时刻就是每天的‘作品’上墙。我们坚持以‘天天练、月月评’的方式一月一展评,提升了学生写好字的自信心。”六年级(5)班班主任张箭指着展示墙说。“我的女儿上五年级了。几年来,她的书写进步很大,字写得方正、规矩了,每学期都被评为‘书法小明星’。这成为她学习进步的巨大动力。”贾衍琳的妈妈欣喜地对记者说。

而教职员工每天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小黑板上认认真真地书写自己的“作品”,然后一字排开,进行展示。学生们挤到跟前,争相观看。“你看,这是我的数学老师写的!”“这是我们班语文老师的!”“我也要努力写得这么棒!”与此同时,学校每学年组织“贯注杯”师生硬笔、毛笔书法大赛和青年教师粉笔字大赛,提升了师生习字、写字的水平。“从应试的角度讲,学生的整体书写及卷面整洁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讲,让学生写一手好字,更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发扬和光大。”平阴县教体局教研室副主任贾红菊说。

“‘我的字要上墙’活动,已经坚持了5年有余。全校师生养成了‘提笔即是练字时’的习惯,书写能力总体得到了提升,以‘写字’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正逐步形成。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争创书法教育示范学校,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作出积极贡献。”俄立华满怀信心地说。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