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有效策略 情境化教学“活化”道德与法治课堂 图片新闻 将“听说读写”融入学生日常生活 用明亮的眼睛感受世界的精彩 引领学生进入体验的乐园

第6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6
【理论探索 】

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有效策略

□ 济南舜文中学 张咏雪

2020年9月,小学语文部编版新教材在全国普及。新教材的编写体现了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对“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读整本书”提出了更高要求。语文教师在班级推进整本书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兴趣与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书

推进阅读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有兴趣“读起来”。教师要掌握选书的方法,多涉猎儿童读物,了解各种类型的图书,根据学生年龄段的不同为其推荐喜欢的书目。市面上的图书很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分类推荐,如文学类、科普类、童话类等,也可以建立“图书角”,把图书分门别类地摆好,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书籍,自由阅读。

课堂上,教师可以进行有趣的导读课,向学生介绍书中的精彩内容,激发学生想读这本书的好奇心。笔者结合教材内容拓展阅读、介绍书籍,把课堂的节选内容作为开启整本书阅读的钥匙。例如,学习了《“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介绍古典名著《红楼梦》;学习了《临死前的严监生》一文,介绍长篇小说《儒林外史》。这样的阅读可以使学生了解某类作品的共同特点,了解一个作家的写作风格,从而拓宽阅读视野。

因为教材选择的都是经典,所以有些课文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鉴于此,教师可以适时配合形势给学生介绍书籍。例如,开展学雷锋活动时,可以给学生推荐《雷锋日记》;在纪念文化名人、科技名人时,可以介绍相关的新闻和他们的著作;学生外出研学时,可以推荐与当地有关的名人、名著。

把课堂当作推进阅读的主阵地

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让学生真正“读进去”,是推进整本书阅读的关键。书籍的选择丰富多样,但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差异,阅读效果也千差万别。有的学生不爱读书,有的学生没有掌握阅读方法,读了不少书却是走马观花,收获甚少。“不会阅读”是很多学生的痛点: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耐心读下去,经常半途而废;理解力弱,只知情节,却看不出门道;思维力弱,不会交流和讨论,等等。读书是有方法、有技巧的,主动阅读整本书更需要训练。教师要想推进班级的整体阅读深度,就必须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和策略,让他们在阅读中运用各种阅读方法解读文本,做到真正“读进去”。

课本中的文章篇幅短小、语言优美,有利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方法。根据学生不同的阅读起点,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如何开展阅读。例如,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主导认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文字旁的图画帮助理解;中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批注式阅读将自己的点滴感悟写下来,教师指导学生从文章的内容和写法上评价,给学生提供阅读的“扶手”。

小学生阅读策略发展的基本轨迹是通过学习逐渐内化形成的,遵循从模仿到发现、从单一走向综合的规律。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适时指导。例如,在高年级学生阅读整本书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内容重构的阅读方法,提取书中的相关信息,按照新的形式重新组合并呈现;可以指导学生采用“闪回”的阅读方法,将重复的画面、场景勾连起来,强化印象;指导学生采用对照阅读的方法,自觉地将具有一定关联的人物、事件、场景进行对照,区分其细微差别,并探究差别产生的原因。

通过阅读活动巩固阅读成果

阅读表达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能更好地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和阅读空间。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推进整本书的阅读,并且在活动中深化阅读感悟、丰富阅读收获。

首先,教师要善于利用点滴时间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堂教学,或者带领学生诵读经典,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这样做,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其次,教师还应专设各类阅读课。比如,每周安排1—2节阅读补充课,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阅读交流时间。阅读课的内容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比如,开展“读书论坛”活动,让学生就一本书或一类书进行深入解读,表达自己的读书见解;开展“名著人物汇”活动,聚焦人物的性格特点,让学生客观地看待书中的人物;开展“朗读者”活动,将读书感悟融汇在声音中,通过有滋有味的朗读,将学生带进书中的世界,感受主要人物的悲欢离合。

再次,与校园活动相结合,打造书香校园。低年级学生可以开展“讲故事小能手”等活动,高年级学生可以开展“知识竞赛”等活动。活动开展前,教师要给学生留出一段时间准备资料。在这段时间里,学生的阅读量往往能成倍提高。通过活动,教师能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摸清学生的语文基础,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