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温度的新时代思政课
中小学阶段是人生中的“拔节孕穗期”,不仅是中小学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而且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可见,思政课不是一般的学科课程,在育人过程中不可替代。过去,学生对思政课不爱听、没兴趣,归根结底,思政课就是 “讲条条、背条条”。其实,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小脑瓜”里也碰撞出不少疑点、热点和困惑,甚至结成“扣儿”。要释疑解惑,思政课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埋下种子,点亮心灯,成为其一生成长的指南。
有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很好讲,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是,讲好思政课,做到让学生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并非易事。作为一名思政教育工作者,我近期听了我市中小学的几节思政课,看到教师释疑解惑、课堂气氛活跃,备感欣慰。仅以我校为例,近年来,我们广泛征求家长、学生的意见,在专家的指导下编写了《学科思政实施方案》,在各学科教学工作中渗透德育要求。如今,各科课堂上,德育浸润无痕,师生思维碰撞、互动频繁,提高了德育质量。
从我校实践来看,上好思政课,党建引领是关键。我们通过开展“学总书记讲话、做‘四有’好老师、争当学生引路人”实践活动,形成了“党组织领航,党建、团建、群建齐抓共管,共同推动思政课”的长效机制,制定了党组织主导、校长负责、群团参与的德育工作机制。在教师层面,从政治素质、带头示范、教学能力、师德师风、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星级评价”,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课程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主渠道。近年来,我们加强课程教学建设和管理,严格落实课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将思政内容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例如,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劳动的艰辛,我们开设“家政实践”“农事体验”“孝德教育”“时代新风”等课程,形成了“学工、学农、学兵、学商”四大课程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人格。又如,我们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每天开设10分钟的“传统文化小课堂”。学生自己选材,自己讲课,自己演练。他们在讲故事中受到启迪,增强了自豪感。
要上好思政课,只有“小课堂”还不够,教师和学生都要通过实践将理论知识在社会大课堂中加以运用。我们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走出校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才干,增强对国家、民族和家乡的热爱。同时,采取多举措构建德育课堂新范式,增强课堂教学的感召力,积极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构建起“国家+地方+校本”的立体课程结构。
一堂思政课,育人大舞台。其中,思政课教师责无旁贷。只有把思政课讲得有滋有味,让学生真学、真信、真懂,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因而,我们要求思政课教师努力做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有亲和力,所讲授的思政课要做到 “活、实、新、深”。思政课教师要当好学生的良师益友,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想学生之所想、答学生之所惑,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含金量”,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
(作者单位:安丘市兴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