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利用评价任务促进语文深度学习 家校共奏居家生活的“劳动交响曲” 图片新闻 借助数形结合建构数学概念 改善“后疫情时代”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管理 让高质量陪伴书写家校共育新篇章

第6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6
【理论探索 】

利用评价任务促进语文深度学习

□ 滕州市洪绪镇洪绪中学 蒋华

深度学习是与浅层学习相对的概念。浅层学习是机械的、接受式的,以记忆和复制为特征,是不求甚解的学习。深度学习则是主动的、有意义的学习,注重理解,以反思性、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为目标。

评价任务是指用以检测、达成学习目标的具体任务。明确了教学目标后,教师就应该设想“我用什么样的检测工具可以检测学生目标达成的程度”。例如,可以通过观察、提问、表演、交流、练习、测试等了解学生学习到了什么,离预设的目标还有多远,以便自己作出基于证据的教学决策。而教学过程便是落实评价任务的过程。

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是现在教学改革的前瞻性话题之一,评价任务的设计与运用则是我一直探讨的问题,而两者皆指向学生的有效学习。基于以上认识,我将深度学习与评价任务结合在一起,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合理有效的评价任务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以学习活动为主导,以师生协同为主体,以课程标准为主线,是深度课改和深度学习的“新三主”表现。我执教公开课《湖心亭看雪》,在设计教案时就考虑到了课程标准。课堂上,丰富的学习活动代替了教师的侃侃而谈,而评价任务的呈现又让学生有目的地参与学习活动。有时教师只负责学习活动的开场白,如开头的导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有时也协同参与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都需要教师来引导,这时,教师又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协同者。整堂课以学习活动贯穿始终,氛围民主、自由,易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评价任务,实现了知行统一。在第一版块中,疏通文义知其言。第二版块中,品读圈画找“痴”行。我出示评价任务,指导学生圈点勾画,找出张岱的“痴”具体体现在哪里。学生在师生互动中不仅了解了张岱痴迷于高雅脱俗、遗世独立的志趣,也学习了利用圈点勾画的方式解读文本的方式,满足了知识的需求,也获得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仅如此,在这样的圈点勾画中,学生真正理解了张岱的“痴”行,并且能通过发自肺腑的朗读表达出来,达到了知行统一的境界。

评价任务提升了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思考力指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在这节课中,教师通过出示评价任务,指导学生说出张岱“痴”的具体表现和含义,描绘了怎样的西湖雪景,体会“痴”景的意境美,了解了白描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背后的家国之思。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总结,学会了概括,学会了拓展,学会了思考。

首先,评价任务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前提。例如,学习《湖心亭看雪》时,我设计的学习目标之一是:品读课文,描绘本文审美意境,学习白描手法。与之相对应的评价任务是:学生用句式“驾一叶之扁舟,拥毳衣与炉火,慢慢的,湖心亭越来越近了,我看到……”,根据图片用连贯生动的语言描绘西湖雪景,体会“痴”景的意境美,学习白描手法。这样的评价任务指向学习目标,清晰而明白,为学习而设计。执行评价任务的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多数是指向目标的。可见,精心设计与目标相对应、学生能够明白的评价任务,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其次,评价任务的呈现方式与学生深度学习相关。呈现评价任务,最关键的一点是“使学生明白”,要使学生理解、明确评价任务。因此,教师要根据任务的特点与学生自身的情况来处理,并不拘泥于一两种常用的方式。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执行“品读课文,描绘本文的审美意境,学习白描手法”这一评价任务时,是通过PPT呈现图片,并以此为例,引导学生明确评价任务,同时围绕评价任务展开学习,从而产生写作方法的迁移,促进深度学习。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执行一种特殊的反馈机制。它是克服教学活动对目标的偏差,使教学活动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设计有效的教学评价,必须确定教学评价对象与主体。教学评价的对象既包括教学的一切方面,又针对学生。而对学生而言,它涉及学生智力、体质、品德、审美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学生作为受教育的对象,作为教学活动最终目标实现与否的体现者,当然在教学评价中占据核心地位。因此,教学中的评价对象主要放在学生身上。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得到充分发展,使教学活动及其成果更为理想,达到预期目标。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