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谫论强化国家课程执行力的校本实践 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传统音乐的兴趣 追寻数学之美 主题阅读 幸福“悦读”

第6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6
【学科教学】

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传统音乐的兴趣

——以民歌教学为例

□ 汶上县郭仓镇中学 庞英

古老悠久的中国历史孕育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民间音乐,民歌是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宝贵文化遗产。音乐新课标要求音乐教学弘扬民族文化,通过学习民族音乐,让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情操。然而,绝大多数中学生比较喜欢流行歌曲,对民歌艺术比较陌生,不了解民歌,有的甚至排斥民歌,认为民歌又土又难听。怎样培养中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让学生真正爱上民歌,爱上民族音乐,是每个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一、巧妙引导,培养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喜欢民歌,首先要让其了解民歌,明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培养学生学习民歌的自豪感。平时的教学中,我会精心选择歌词雅致、富有意境,曲调优美,悦耳动听的民族歌曲让学生欣赏,并配合视频资料,展示优秀通俗歌手演唱的民歌版本。如刀郎的《驼铃》《敖包相会》《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王力宏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莫文蔚的《茉莉花》、田震的《阿里山的姑娘》等。这些民歌富有民族特色,极具艺术感染力。有的歌词情真意切,让人闻之动容;有的曲调婉转悠扬,如天籁之音;有的节奏热情奔放,让人闻歌起舞。我利用学生对明星的喜爱,让他们在模仿中感受民歌的风格韵味,体会民歌的魅力。另外,专门收集由民歌素材创作的歌曲。如《好汉歌》是以民歌《王大娘钉缸》为素材创作的,那英的《山不转水转》是以民歌《小白菜》为素材创作的等,以此让学生明白民歌也是通俗歌曲的源泉。通过引导学生听、赏、唱民歌,让他们在视觉上、听觉上、情感上对民歌有更多感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组收集民歌,并采用独唱、合唱等形式表演喜欢的民歌,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

二、 深入了解,培养学生对民歌文化的热爱

民歌按体裁和作用分为三类:山歌、小调和劳动号子。在课堂上让学生欣赏《军民大生产》《茉莉花》《打支山歌过横排》,并让他们讨论这几首歌曲属于哪类体裁,给它们对号入座。我国民歌流传分布极广,许多地区的山歌还有自己的民间称谓。比方说,青海的山歌叫作“花儿”或“少年”,陕北叫作“信天游”,内蒙古叫作“爬山调”;还有一些以当地的地名为山歌命名,比如说兴国山歌、柳州山歌、温州山歌、客家山歌;还有西南少数民族苗族的飞歌,等等。我带领学生欣赏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告诉学生:青海把山歌称为“花儿”,一年一度的“花儿会”吸引很多山歌手前来赛歌。我带领学生欣赏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向他们介绍流行于陕北、宁夏、甘肃东部、山西西部、内蒙古西南部等地区的“信天游”。学生通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形式的民歌,增强了对民族音乐的喜爱和民族自豪感。

三、精心设计,引导学生表现民歌之美

我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立了唱、动结合的课堂教学结构,引导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留给他们充足的空间,让他们去想、去说、去听、去演、去感觉和体验。如教学蒙古族短调《银杯》时,让学生自己编创蒙古族人敬酒的场景,使学生在唱中感知,在动中展现自己的创造。又如歌曲《青春舞曲》有浓郁的新疆舞曲特点,节奏感强,充满了欢乐气氛。学习这首歌前,我先给学生放映有关新疆风情的影音图片,介绍新疆舞蹈的特点,并演示了几个简单的动作,学生兴致很高;之后让他们根据歌词内容编排动作,自由表达舞曲中欢乐的情景,学生情不自禁地闻歌起舞。

四、活动拓展,激发学生学习民歌的热情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民歌的热情,我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比如,举办校园中国民歌歌名及地域听辨大赛,让学生熟悉中国民歌并能在头脑中留下印象;开展校园民歌赏析有奖征文,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悟力,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举办校园民歌卡拉OK,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风采的舞台。课堂上组织小组竞赛,由学生自己商定评分标准,自己担任评委相互评议。每学习完两单元内容,我组织一次小小的音乐会,让学生自由组合,按教材内容选用唱、奏、跳等方式进行展示,学生自己选出代表组成评委,分组进行比赛,比赛后进行个人才艺表演,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各种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真正走进民族音乐,爱上民族音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编排节目的能力。

马克思说:“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民歌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国民族音乐的宝库中,丰富优美的旋律伴随着劳动人民的幸福生活。民歌艺术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炎黄子孙,正确认识和欣赏民歌艺术并且将其世代传承是每一位音乐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