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潍坊市三大举措推进劳动教育实施 留住文化根脉 守住民族之魂 小组合作模式下的分层教学初探 图片新闻 让学校成为教师幸福的家园 “拔节孕穗期”的一扇窗

第6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6
【教学创新】

“拔节孕穗期”的一扇窗

——时政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

□ 淄博市张店区实验小学 李莹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今正处于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时代,学生每天能够多渠道地接收各种媒体带来的信息。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意识到肩负的独特的、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并且进行分析,培养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勇于开拓进取的人生信念。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思政课堂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基础,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关注时事 健康成长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与行动。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处于起步阶段,对社会事件充满好奇,但由于年龄较小,社会经验不足,对社会事件的认识不够全面。教学时与教学目标相结合,适当引入与课本内容相辅相成的时事资料,能够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时代的要求,更能顺应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讲解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我的第一次》时,教师可以运用学生们正在经历的新冠肺炎疫情导入新课。2020年对于全中国的小学生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他们第一次经历全球性的疫情。从生活中的这个第一次经历进入课堂,再进行其他方面第一次的交流,学生非常感兴趣。他们不仅懂得挑战对成长的重要意义,而且能够分辨出在生活中,哪些是可以第一次挑战的事情,哪些是不能挑战的,从而增强自我挑战的积极体验,坚定其勇于挑战的品质。

关注时事 认识国家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把时事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国家方方面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思政课堂的重要目标,是培养新时代合格人才的要求,是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的重要途径。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家乡交通在发展》这一课中,理解“要想富,先修路”时,利用“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这一时政要点,借助贵州省从江县脱贫的例子来认识这一说法。最后,利用“一带一路”中“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互联互通的架构,让学生清晰地认识交通的发达让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交通的飞速发展让各国人民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样的时政内容使学生不仅认识到交通的重要性,更清楚地了解到国家为了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而作出的努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关注时事 责任担当

道理不如故事,天边不如身边。加入生活中时政内容的课堂既能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又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使学生时刻关注时政热点,培养社会责任感,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从“白色污染”说起》这一课,在让学生了解塑料制品的“功”与“过”之后,引入“限塑令”和“垃圾分类”。让学生了解在2020年1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和垃圾分类标准等内容。这样的时政内容更贴近生活,让学生明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提高环保意识,号召身边的人关注白色污染,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为环境保护作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将时政教育引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尤其是中高年级的课堂教学,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拔节孕穗期”,不仅为学生打开了一扇课堂通向现实之窗,也激活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时政进课堂这一教学形式,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上有意思、有意义、有力量的道德与法治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情感充沛、灵动丰富、热爱生活,有道德、懂法律、守规则的公民。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