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沟通 合作 共赢 让道德与法治点燃学生生命活力 图片新闻 实现海量阅读 打造书香校园 信息集萃

第4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4
【教研课题】

沟通 合作 共赢

——新媒体时代家校关系维护策略与创新

□ 济南回民中学 时焰

新媒体时代,信息瞬息万变,舆论生态、传播方式、处理手段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学校和班主任要及时觉察到这些新变化,在学校德育中有意识地将目光延伸到家庭和社区,寻找家校沟通的新渠道、新策略,以适应新媒体时代家校沟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以往,家校沟通局限于家长与教师面对面的“家长会”“座谈会”“教育讲座”等方式;但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教师们纷纷建立了班级QQ群、微信群,学校建立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使家校联系更加方便快捷。

教师利用新媒体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同时,在微信群、QQ群与家长沟通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明确目的,规范行为

因为QQ、微信的方便快捷,很多教师不论大事小事、有用没用,都要给家长发消息,使家长不胜其烦。疫情期间,群信息就是一道道紧急动员令,让家长团团转,也使得教师不分休息时间和工作时间,有信息就发,有人询问就回复。网络让家校联系更加密切,工作和生活没有了边界,教师在休息时间也难得放松。希望教师们明白,凡事过犹不及,家校联系既不能缺也不能滥。有用的信息多多益善,没用的信息少发为好。有些教师随手拍个图片,随便写几句话就发给家长,对此做法我不赞成。希望教师牢记建群目的,认真遴选每条信息,仔细斟酌每个词语,让QQ、微信等通信手段成为家校沟通的新通道。

2.明确宗旨,限定范围

新媒体平台是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大家都有话语权。如果不加限制,家长、学生无所顾忌,有些微商广告、虚假信息就会充斥平台,一些消极情绪、电信诈骗也会乘虚而入,可能使班级群、微信群成为不实信息、负能量的集散地。

因此,班主任在建群之初先明确本群宗旨:只谈教育,只谈孩子,只谈学习,切磋交流,共同成长,传播正能量。师生恪守群规群纪,使班级群的纯洁性得以保持。例如,制定群规如下:

(1)家长群实行实名制,群成员一般仅限孩子的父母,请各位家长更改群昵称为“×××爸爸(妈妈)”。

(2)为避免影响家长和教师休息,中午时段12:45—14:15,晚上22点以后,请勿发消息。如遇紧急情况,可电话联系。

(3)涉及国家政治及其他传言的信息,不得转发到本群;广告、拉票、理财等无关教育的信息,不得转发到本群。

(4)提倡正能量,本群只能反馈班级事务通知和学生行为,不利于班级团结的话不说;不要在群内发牢骚、抱怨、不分青红皂白盲目跟风的信息。

(5)个性化的学生需求、意见建议或疑问,应私信沟通或电话联系。

(6)积极交流,理性发言,贡献智慧。欢迎分享阅读到的家庭教育信息、学生在家的良好表现、亲子教育方法……

经过群主必要的引领和限定,群舆论就不容易出现偏差。

除了传作业、发通知之外,很多教师还会把学生在学校里参加活动的各种照片、视频,以及疫情期间学校登记的学生联系信息、健康状况等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发到群里,一定要及时删除。教师们应提高隐私保护意识,提醒家长不要随意将群里的照片外泄,以免暴露学生的个人信息。有些学生个人照片,教师最好选择私下传送给家长。这样做,在尊重学生隐私的同时,也给了家长一份“私人订制”的惊喜。所以,公开场合“晒”照片必须经过家长同意。

有位年轻教师喜欢把班级学生的表现晒在班级群里,既有那些认真听讲、努力完成作业的学生,当然也有上课走神、作业马虎的学生。很快,某家长就打来电话,其愤怒和无奈溢于言表——他的孩子总被批评,几乎没被表扬过。这样的情况在家长群里一再出现,让他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其实,有这种心理压力的家长可能不止他一个。

公开批评造成的不良影响不言自明,但通过公开表扬来树立榜样就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吗?其实,公开表扬的危害更大。这绝非危言耸听,因为教师的这种行为会给学生们招来一个永远打不败的对手——“别人家的孩子”。

家长潜意识里会把受表扬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进行对比。尤其是评价日益多元化之后,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孩子书法不如小A,英语不如小B,作文不如小C,所有的压力最终会汇集到孩子身上。

所以,请不要在班级群里进行公开的奖惩。无论批评还是表扬,都会给学生带来额外的压力。

教育工作者在运用新媒体时,应该科学谋划、有的放矢,掌控好家校微信群的定位、内容、形式、风格等。我们联合学校政教处分析一些案例后总结出了几种家校群特点:

1.媒体型而非社交型。家校群的群主多数是班主任,很自然被认为是学校的代言人,代表学校这个公共机构。作为一对多的“公众人物”,群主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要提高自身素质,不能把自己当成普通成员而不假思索地有感而发,或不加选择地直言不讳。

2.工作型而非友情型。家校QQ群、微信群本应是功能明确单一的工作群,所承载的任务如家访、在线家长会一样,应避免出现热闹喧哗、亲疏是非。教师表扬批评谁、回复谁,弄不好就是对其他人的漠视与怠慢,并且可能影响对学生的在意与重视程度。所以,教师要把工作与友情区分开,不要试图让微信群承担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荷。

3.信息型而非论坛型。家校微信群是家校之间信息传递的媒介,信息要真实、准确,不失真、不变形,不误读、不曲解。因此,要评估、预测信息发布和接收的全过程,达到动机与效果、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主题要始终围绕家校合作共育,目的是互通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若有重要事情需要陈述和澄清,最好进入私聊和面聊状态,千万不要在班级群里大讨论,不要搞成漫无边际、口无遮拦、口诛笔伐的“论战”。

4.交流型而非教育型。虽然家长大多对群主期望值高、要求也高,但并不意味着认同群主高人一等,更不会接受教育者居高临下的发号施令、指指点点、好为人师。教育有边界,教师在班级群的虚拟世界里要与家长平等交流,表达对每位家长的尊重与重视、一视同仁,礼遇要一以贯之。

5.建设型而非批判型。家校微信群以服务家长、成就学生为中心,风格应是建设型而非批判型的。群主应用心保护家长的进取心、荣誉感。对于某些有意无意的质疑抱怨、指责批判、放大曲解以及恩怨是非,在群内要冷处理,同时私聊警示,决不让不良信息污染群环境。

6.效率型而非消遣型。家长对家校微信群的感受是复杂的,既必须高度关注,又不愿受控其中。这就要求群主具有强烈的效率观念,可以通过公约、倡议等形式,做到主题集中、导向鲜明、取舍得当、言简意赅,把班级群建设得清清爽爽、亮亮堂堂。避免班级群成为广告群、攀比群、聊天群。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教育者应该与时俱进,家校沟通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以一个开放多元的心态主动迎接挑战,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努力构建一种积极向上的家校关系,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学会“山东省家庭教育专项课题”一般课题“新媒体形势下的家校关系维护与创新”(17JTJYY0083)的系列成果之一)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