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数学课堂到底应该是枯燥乏味的,还是生动有趣的?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学生。那么,数学课堂原本的面貌是怎样的呢?毫无疑问,它应该是与动手操作紧密相连的,是具体可感的,是生动有趣的。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让每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展潜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此语道出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动手操作不仅是小学数学学习的有效方式,而且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动手操作中,教师能够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它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等。因此,动手操作对小学数学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动手操作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抽象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是注意力不够集中。同时,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学生在学习时常常会感到枯燥,缺乏兴趣。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先让每名学生把长方体盒子的6个面都贴上纸,并给每两个相对的面贴上同一种颜色的纸,再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面。接着,教师问道:“长方体有几个面,都是什么形状,面与面之间有什么关系?”因为学生亲手动过盒子,并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了观察,所以能够有条有理地把观察结果叙述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运用准确、简明的数学语言再作总结。这样既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又培养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动手操作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并体会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形成对数学概念的深刻印象。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实践开始的。小学生的认知具有形象具体的特点,所以教数学概念时,教师有必要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来完成。例如,在二年级“认识角”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从实物或者实物图形中找一找角,初步建立起角的表象;其次,让学生动手折一折角,再摸一摸角尖,调动各种感官参与操作过程,加深体验,逐步在具体的感知中认识角的概念;然后,认识角的各个组成部分名称,做角与画角;最后,回到现实中,比一比角的大小,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加深对角的理解,促进角的几何概念的形成。学生在操作中丰富了感知和体验,因此,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动手操作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思维。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操作、观察、体验,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因此,动手操作更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例如,讲解五年级上册《观察物体》单元时,教师先让学生利用小正方体模型进行拼、摆。然后,让学生画出各面的形状,这样就更直观了。学生通过模型拼、摆来感受它们的特征,要比教师口若悬河地讲好得多。同时,能够在学生大脑中形成较深的印象,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地让学生动手操作,做到手脑并用。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