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识字教学 提高语文素养
特级教师高万同在题为“关注汉字文化特征,培养识字写字能力”的报告中提出:识字是一切文化教育的起点和基石,识字写字教学是学生智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文化熏陶的重要领域;识写汉字是实用技能,也是文化素养等重要理念。新课标中关于识字的学段要求也有具体描述:第一学段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第二学段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第三学段有较强的识字能力;第四学段能熟练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我结合实际,谈一谈自己在识字教学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是字理识字。字理即汉字的构形理据,字理识字教学法是依据汉字的组构规律,从汉字的形与义、音的关系着手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它注重通过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转注、假借等构形理据的分析来突破字形这个难关,达到提高识字效率的目的。有相当一部分汉字,我们从其字体结构的分析中能了解到一些古代的文化、生活常识。有意识地运用字理识字法识字,能让学生在掌握汉字音、形、义的同时了解一些相关方面的知识。
二是“字族”识字。这是一种利用汉字的字形、字音和字义进行关联,从而大量识字的方法。它源于字理识字,但又不同于字理识字,因为这种识字法不是探求汉字的本义。汉字有不同的造字法,从而形成了不同类别的字: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和形声字。这4类字中,象形字较少,但它是古人造字的基础,几乎所有汉字都是以象形字为基础派生出来的。这样,不同的象形字和依据它而派生出来的汉字便形成一个“字族”;同一“字族”里的字会在字音或者字义方面有一定联系。教学生识字时,从“字族”入手,不仅能实现短时间内大量识字的目标,还能在识字音和知字义方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随文识字。随文识字是从文入手的,学生面对的生字不是孤立的,有一定的语言环境。随文识字运用得好,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读、说、写紧密结合,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识字的数量和质量,还能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教学方法。在随文识字中也要注意多种识字方法的渗透,降低识字难度。例如,在教学《四季》一课时,我就用了很多方法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加一加的方法,如“小+大=尖”;根据偏旁表义的特点了解字义,如“说”。针对比较难记的“就”字,我将字形和字义联系起来。如,教学儿歌第四节时,我出示词语“就是”,让学生用“就是”说话。另外,还用熟字组成新词的方法记忆,如“春天、尖头、青蛙、冬天、夏天、就是”,引导学生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为什么要随文识字呢?叶圣陶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或词典是不能理解语感的。”叶圣陶的话提示我们,识字教学不只是机械地理解字义,文字还有情感、韵味。怎么学习这些知识点呢?需要阅读,在大量阅读中形成语感。
另外,在教学中还要注意识用结合。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要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课外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所以,在具体教学中,我们不能窄化对识字的理解,以为识字就是见面会读,能单独写出。其实,能准确地在语境中认出来、写出来、读懂、理解,才是识字效果的真正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