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出“金刚钻” 赛场拼技能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7600余名选手争为“技能强国”立标
“经过大赛历练的选手,工作以后很快能进入企业的技术核心层,有多少企业正瞪着眼睛,争着抢呢!”谈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影响力,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实习指导教师钱雷说。
5月20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开赛。当天,大赛主办方安排了中职组网络搭建与应用、高职组数控机床装调与技术改造、机器人系统集成、集成电路开发及应用、5G全网建设技术等5个赛项先行开赛。今年,钱雷带了两名学生前来参加中职组网络搭建与应用赛项的比赛。
今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适逢庆祝建党100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这次全国性赛事对坚持类型定位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三教改革”、推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展示大赛选手风采和开拓技能人才成长成才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今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面按照新赛制办赛,依托去年教育部和山东省共建的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开展大赛改革试点,对标世界先进水平,体现世赛理念,还原真实情景、体现完整任务、考察综合能力、突出应变能力、强化环保安全意识等,延长了比赛时间,增加了比赛难度。在巩固去年试点赛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借鉴世赛理念重新设计了102个赛项的规程和10套赛题,基本覆盖专业大类和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山东作为主赛区承办50个赛项,其他26个省份承办52个赛项,涉及48个承办城市、89所承办学校、107家合作企业。考虑到防疫要求,按照“一省一队”原则组队,全国参赛队伍达3264支,参赛选手7600余人,加上指导教师、专家、裁判、监督仲裁共1.6万余人。
今年的大赛还突出了赛展结合的办赛理念,首次把职业教育本科纳入比赛,首次邀请中小学生参与和市民体验,首次把大赛、论坛和专门展会一体化设计,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落实“阳光办赛、节约办赛、安全办赛、廉洁办赛”总要求,努力办成职业教育的“嘉年华”。
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介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2008年至今已举办13届,已发展成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强的全国性、综合性职业院校技能赛事。今年安排的赛项对接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发展,涉及智能制造、高端装备、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新产业、新业态的赛项约占全部赛项的40%。
今年,我省作为主赛区,承担了全部赛项中的50项赛事,在济南、青岛、淄博、烟台、潍坊、泰安、威海、日照、滨州、德州、聊城等11个市举办。其间,全国各地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手、裁判、指导教师和全国业界顶级产业的技术专家、技术人员等8000余人将云集山东,为齐鲁大地带来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业态,预计会吸引10万余人次观摩、参观。
5月21日,中职组“神州数码DCN杯”网络搭建与应用赛项结束,济南信息工程学校选手纪宝森、王心宇夺得一等奖。这是2021赛季我省产生的第一块国赛金牌。整个赛事活动将持续到6月底。
虽然学生的比赛成绩不理想,但是钱雷对山东赛事的组织工作赞不绝口:“我在山东的感觉很好,希望再来山东,在感受孔孟之乡儒家文化的同时,更好地感受‘天下泉城’的美景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