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清:从机修钳工到“智造”专家
刘云清: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公司智能制造事业部技术总监、工程师。中国中车优秀共产党员。国务院津贴获得者,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中国质量工匠”“中国中车资深技能专家”“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等荣誉称号。
比起“技改大王”“维修神医”“大国工匠”的美誉,刘云清最喜欢的称呼还是“刘工”。他谦虚地称自己为“一名和机器打交道的技术工人”。
但刘云清的确不是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从业25年来,他从一名机修钳工做起,全系统掌握设备机械、电气、液压、软件等多门本领,完成了企业第一条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自主设计完成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数控珩磨机,所带领的团队获得了数十项技术创新成果和发明专利。他是公司第一个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的工人,第一个独立领导科研项目的工人,第一个被培训公司邀请做培训讲师的工人……
谈到如此非凡的成就,刘云清说:“一路走来,我认为,我们企业成为行业隐形冠军的发展之路和我个人伴随企业发展而不断成长都是这个‘最好的时代’的一个缩影,也是‘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的一个印证。”
“技工人才更离不开学习,在问题中钻研,消化的是知识”
“在这个‘ 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 ’的新时代,要传承学院优良传统,践行弘扬工匠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增强远见卓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做一名脚踏实地、勤于学习的人,做一名爱岗敬业、敢于创新的人,做一名目标长远、不惧挑战的人,做一名胸有梦想、不计得失的人,做一名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的人。”刘云清是山东职业学院1992级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学生,曾于2019年荣归母校,这样为大学新生传授“匠心”。
他说,取得今天的成绩和荣誉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教导、严格要求和母校的培育。正是在学校打下了良好基础,他才能在工作中快速理解、全面掌握岗位技术知识,也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需求,更快成长。目前,在中车戚墅堰所工作的山东职业学院校友全部是“中国中车专家”,就是最好的例证。
刘云清1996年从中专毕业后来到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工作,成为一名普通的机修钳工。“一开始,我很不适应。毕业前,我的理想是做一名企业家;参加工作后,却做了一名普通的维修工,工作又脏又累,工资也不高,落差很大。” 回想起当年初出茅庐的情景,刘云清笑着说道。
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师傅对他说的一句话:“咱们干维修,要学的可不光是维修技术。”也是从那时候起,学习和钻研成为他最忠实的伙伴。经过冷静分析,他认识到,只有干好本职工作,才能作出业绩,才能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于是,他沉下心来踏实工作,苦脏累活儿主动干,不抱怨、不计较付出,面对困难做到积极乐观、不放弃。
很长一段时间,刘云清过的都是车间、宿舍、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他在图书馆里阅读了大量进口数控设备维修理论书籍,先后完成了大专、本科的学习;他喜欢和老师傅们探讨,用心揣摩、吸收他们传授的技艺。20多年来,刘云清一直住在单位附近的宿舍里,每天吃完晚饭就到车间里转转,琢磨机器的构造,思考维修中的关键难题。很多时候遇到难题,即使在梦中,他也会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把设备的结构和白天诊断的细节一遍遍回放;有了灵感后,他总是兴奋地醒来,把重要事项记录在笔记本上,生怕第二天会忘掉。
“在我眼里,设备维修与改造任务就是一件件艺术品,需要细致打磨。同事们总说我技术‘全面’,其实,这种全面的技术不仅来自系统的学习,更多的是长期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学习、积累、完善,形成体系的。”刘云清说。
在不断学习积累的过程中,刘云清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死磕技艺,经过数百台各种设备的“雕琢”,犹如打通了“任督二脉”,练就了“庖丁解牛”和“听音辨证”两大绝活儿。
“机器设备有什么异常,我一听声音就能够大致知道是哪个地方出了问题。” 对刘云清来说,维修机器从来都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像中医一样辨证施治、标本兼治。所以,他又被同事们称为“神医”。
在很多时候,国外厂方专家遇到解决不了的维修难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向刘云清求教。作为一名维修工,他在工作之余还发表了诸多设备管理与维修方面的论文,经常被专业设备企业和大专院校邀请去讲学,与其同行的不乏知名高校的专家教授。对此,刘云清深为自己是中国高铁工人而感到骄傲。
“新时代的技术工人,在‘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蓝图中必有更大作为”
刘云清总说自己是一个充满发散思维的人,“比较喜欢琢磨问题,即便是在难题解决后也会反思更好的办法”。因此,他常常教导徒弟“我的解决方案不一定是最优的”,并鼓励他们多思考,寻找更好的改进建议。
正是在无限的质疑过程中,刘云清全面深入地掌握了数控设备的相关知识,进而迸发出自主研发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念头,比如在公司得到大量应用的新型全浮动数控珩磨机和自动化生产线等。
2008年,因为技术垄断的原因,作为关键工序设备的数控珩磨机只能依赖进口,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故障频发,维修成本高、周期长。但这个时候,企业的客户订单却在不断增多,数控珩磨机已成为制约产能的主要因素。
“为什么这么关键的技术只能被‘老外’牢牢握在手里?难道中国人就不能研发出性价比更高的数控珩磨机吗?”刘云清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以及对数控设备技术全面掌握的自信,全身心地投入新型数控珩磨机的研究中。
翻阅大量资料,分析各种数据,改造闲置废弃设备……“仅是为了测试掌握珩磨的相关工艺,我就尝试了100多种不同配比的刀具和磨削介质。”刘云清回忆过往时说,“家人们曾开玩笑说我好像魔怔了一样。他们喊我吃饭也不应声,非得站到我身边推推我,我才能回过神来。”
设计一项产品就像孕育一个孩子。经过大半年、数千次反复实验,2010年,刘云清自主研发的国内第一台新型龙门式全浮动数控珩磨机诞生了,成本仅为进口设备的四分之一,精度却从3微米提高到1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六十分之一,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机床市场的空白。如今,刘云清研发的数控珩磨机已经升级到第七代,全面实现了系列化和定制化。
2015年,公司成立了刘云清劳模创新工作室。他又带领工作室成员马不停蹄地开展了20余项重点攻关项目,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制约产品质量、工作效率的瓶颈难题,为公司降本增效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获得13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3项。目前,工作室已经累计举办培训100余场,培训2000余人次,培养数控设备维修人员20余名,创造产值近亿元。
刘云清的心里一直都有一个梦想: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指引下,通过设计建立更多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线,为客户定制最适合的系统解决方案,帮助更多企业生产出“高铁品质”的产品,打响中国“智能制造”的民族品牌。
20多年间,他记不清有多少知名企业向他抛过橄榄枝,甚至向他投资。刘云清不是没有动摇过,但最终选择了坚守。他说:“戚墅堰所是我挥洒过青春与汗水、给予我光荣与梦想的热土,‘中国高铁’这张金名片是无数高铁人默默奉献、用心浇灌出来的。作为中国中车的一员,我想作出更多的贡献。”
刘云清深感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不仅仅是一个工件、一台设备,一个团队,一家单位——更是一个民族‘智’造水平崛起之路;我相信作为新时代的技术工人,在‘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蓝图中,必将有更大作为。”因此,他立下庄严的承诺:“初心不改,牢记使命,以产业报国,以创新圆梦,弘扬劳模和工匠精神,为打造‘中国智造’的民族品牌作出一名高铁工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