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教学的几点感悟
教学要定心定力,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教学上要有自己的计划和整体建构。初中数学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在紧张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丢失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是什么呢?是我们教学的根本。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要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把握好重点,不能为赶进度而赶进度,要使课堂发挥最大效率。此时,高效课堂显得尤为重要。备好课是重中之重,教学方法是关键之关键。我们在备课上多花一分钟就可以节约每名学生的一分钟,所以备好课很重要。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而不要把教师累个半死。要让学生学起来,调动学生积极的行动力,教师就必须积极备课,总体把握教材的知识点,研究课程标准,研究中考的考评方向、考查目标。每堂课都要突出重点,解决最关键的问题,不要拘泥于导学案的设计、课件的设计,一切从基本出发,从中考方向出发,构建高效课堂。
抓住“根”。首先,要深挖教材内容的根。课本是复习的阶梯,学习须有“本”可依。复习阶段要以课本为主线,进行系统的复习,使所学过的知识由零散过渡到完整,构架起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紧紧抓住重点和难点,努力感悟和突破,集中精力把重点内容理解透彻,举一反三,熟练掌握,提高复习效率。
其次,要深挖学生的根。每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一些知识的漏洞、学习上的短板。要想有大的提高,必须先从短板入手、从漏洞入手,查缺补漏。
再次,要深挖教师自身存在的教学问题之根。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教师面对学生的不足容易急躁,因此首先要有足够的耐心,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平心静气地和学生交流,帮助学生解决他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考试考查的是学生的基本能力、基本知识和基本素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怎样提高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呢?
一是要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把好抄题关、计算关、检查关。教师要求学生从根本上熟练掌握各种运算法则,教给学生检查的方法,促使他们理解概念。如果学生对概念理解得不准确,就会出现混淆。
二是要少讲、多练,形成规范;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在练中学,练中纠错。例如,开展课前5分钟计算比赛,提高学生的做题正确率及运算速度。经常训练,防止遗忘,形成能力。还要建立错题本。学生整理错题本,分析错误原因,弄清遗漏的知识点,深刻剖析错误的根源,加深印象。定时复习整理并且反思、总结,有利于查缺补漏。
三是关于解题基本方法的指导。比如,该画图的就得画图,该演算的就得演算,该写公式的就得写公式,遵守考试的一些常识,等等。要加强对学生的“会学”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会学”比“学会”更重要。
四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6个方面。对学生而言,也许学了多少知识、学了什么知识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遗忘。当他们丢掉了课堂笔记、作业、课本,忘掉了为考试而识记的内容后,在脑海深处留下刻骨铭心烙印的就是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有些教师的教学往往只注重知识,而忽视素养。培养并提升核心素养,不能依赖模仿、记忆,而需要理解、感悟,需要主动、自觉,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更学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