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朴素中晓其大义
—— 浅析《论语》中蕴含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教育家肖川在《与经典为友》中说,现在有些人动辄用“根本变革”“全新概念”“截然不同”来描述新的教育思想或举措,十分炫人耳目。其实,这些教育的“大道理”早已存在于经典之中,语言十分朴素,都是些家常话,却比时尚的提法更智慧、更真实可靠。《论语》就是这样一部经典。
笔者运用肖川先生所说的“古典的心情”和“从容的气度”认真阅读了《论语》,拟就《论语》中蕴含的教育心理学思想谈一点粗浅看法。
其一,从“见”“闻”中获取广博知识。心理学认为,感性知识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一切知识都来源于感知。有了感性知识,才能进行记忆、思维、想象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才能掌握知识。
孔子认为,学习必须先从“见”“闻”“问”中去认识事物。因此,他要求学生不论是学习“文、行、忠、信”等文化知识和道德,还是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知识和技术,都要从“多见”“多闻”“多问”开始。他对“见”“闻”有很多论述,在《论语》中论及“见”字共70次,“闻”字57次。他主张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必须采取“多闻阙疑”和“多见阙殆”(《论语•为政》)的审慎态度。孔子的以上主张是符合教育心理学观点的。
其二,从“学”“思”中获取理性知识。孔子认为,“学”与“思”同等重要。他认为,从“见”“闻”中得到的知识,如果不经过思考而加以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知识。但他又指出,如果只进行思考而不以“学”为依据,那就等于空想。
孔子运用“愤”和“悱”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他认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有了“愤”和“悱”的心理要求,就可开展教育,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孔子的这种教育思想,在当时是很进步的,在今天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三,从“知”与“行”的关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孔子认为,“知”必须与“行”相结合,能言者必先能知,能知者必先能行,君子必须言行一致。他教育学生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孔子表扬和批评学生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学生的实际行为。如对颜渊的“一箪食,一瓢饮”的安贫乐道,孔子一再予以表扬;而对宰予昼寝、能言不能行,孔子予以严厉的批评,说他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
其四,从“知”和“情”“意”的关系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在道德教育方面,他认为,学生的道德认识必须与道德情感结合起来,才能成为真正的道德品质。他说,“仁者不忧”“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孔子在道德教育中,曾用道德形象感染学生的情感。他歌颂尧舜是“君子人”“尚德者”。这些与今天的“树立榜样”“动之以情”的方法是一致的。
孔子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他认为志士仁人必须立志。在《论语•子罕》中有一段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鼓励学生要像川流一样,日夜不息,一刻不断,奔腾前进。他打了一个比喻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勉励学生要有坚强的意志,发挥主观能动性,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绝不能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