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的行为分析及建议
创造性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类型。这种游戏本身就是幼儿的自然行为,不需要教师的过多引导。但是如果没有计划、变化、兴趣或成人的支持,游戏对学习与发展的价值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教师成为游戏发挥其教育功能的重要因素。有效的介入会让幼儿在游戏中摆脱盲目、游离的状态,提高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必要性
班级区域游戏即将开始,教师开始了区域游戏前的发起活动,介绍了开放的区域和材料的投放,本着自主自愿的原则让幼儿自主选择区域。幼儿很快选择了各自想去的区域,开始了他们的游戏。教师手拿照相机,在幼儿的游戏区穿梭,不时拍录幼儿的游戏镜头。可是,幼儿游戏的场面有些混乱,令人头疼。这是目前一些幼儿园的游戏现状。随着课程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的观念有所转变。他们将游戏主导者的位置让给了幼儿,并管好了自己的手和嘴,放手让幼儿成为游戏的操控者。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度的把控失当,往往出现只注重投放材料,只顾观看,忽略游戏的指导、评价等现象。很多时候,教师的观察只是“观”了,而忽略了观后的察觉。
有研究表明,成人介入儿童的游戏既可能产生正面影响,又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幼儿的游戏过程,在幼儿需要指导或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从而使活动得以继续和提升。为使幼儿有更好的发展,教师要适时介入幼儿的游戏。
教师介入幼儿游戏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教师的介入指导会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幼儿的认知发展、动作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主要是通过游戏的技能反映出来的,所以游戏水平反映了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同一年龄幼儿的游戏水平之所以高低不一,先天的因素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游戏技能的指导不同。如果教师以一种敏感、响应的方式与儿童进行互动,就能提高游戏水平;如果教师对游戏进行操控,提供太多的结构性限制,或为教学目的而打断游戏,就会破坏游戏。
根据这个问题,笔者开展了一系列调查和研究。调查内容包括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频率、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方式、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效果;调查方法有观察记录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调查中常见的问题有对教师介入幼儿游戏频率的研究、对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效果的研究。
对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的建议
对幼儿园管理者提出的建议如下:一是为幼儿创造性游戏的开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幼儿园管理者应重视幼儿创造性游戏的开展,确保教师带领幼儿开展创造性游戏有制度上的保障。二是注重教师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的学习与研究。管理者要注重教师对游戏介入的学习,提高教师介入的技能、技巧及质量。三是寻求介入幼儿创造性游戏的新生力量。管理者可组织开展混龄幼儿创造性游戏,让大班幼儿带领中小班幼儿进行游戏,在自然状态下引导中小班幼儿探索更深层的游戏领域。
对幼儿教师提出的建议如下:一是树立正确的游戏观,明确自身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二是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掌握正确的指导方法。三是积极创设利于幼儿游戏的环境。四是谋求家园合作,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教师如何判断自己的介入是否有效?答案如下:一是看介入是否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如果教师的介入是在顺应幼儿游戏意愿的前提下推进了幼儿游戏的开展,那么就是“正效介入”。如果教师的介入干扰和转移了幼儿的游戏,使幼儿的行动变得被动、无趣,那么这种介入就是“无效介入”。二是看介入是否帮助幼儿获得新的经验,提升游戏水平。如果教师的介入能使幼儿在积极情绪体验下充满兴趣地得到新的知识或信息,懂得新的道理,学会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就是“正效介入”。如果教师的介入要求太高,幼儿接受时感到困难,使游戏变成一种教学和训练,那么就是“无效介入”。三是看幼儿对教师的介入是否积极响应。如果幼儿对教师的介入置之不理,那么就是“无效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