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火,一束光,一颗红色信仰的种子
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中共延集支部旧址纪念馆、《共产党宣言》陈列馆、张太恒上将纪念馆、李耘生事迹陈列室、封庙团支部旧址纪念馆……大王拥有的红色历史之厚重、红色资源之丰富,为这片红色沃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育力量”。
怎么才能将这些宝贵的资源挖掘好、利用好、传承好,让红色文化和红色基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成为摆在大王镇教育人面前的一道重要命题。
“播下一颗红色的种子,让信仰的力量薪火相传!”大王镇教育办主任李建新认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教育规律,把红色教育做“活”、做“深”、做“常”是关键。
红色研学“活起来”:课堂建在场馆内
“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又是一年清明节,大王镇实验小学的少先队员代表在大队辅导员李晨的带领下,来到中共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在革命先辈的雕像前,重温入队誓言。
这是大王镇利用镇内红色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熏陶的一个镜头。
为让“红色基因”融入学生血脉,大王镇中心小学将“红色研学”做成了课程。“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全面了解这片红色沃土的历史。鉴于此,我们开发了‘红色记忆’研学课程。”校长顾建忠告诉记者,希望通过课程安排,让每名学生在小学阶段都能把大王镇所有的红色文化景点走上几遭,在重复感受与体验中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顾建忠说,行前准备阶段,每名学生都会拿到一份研学任务单,带着问题走进场馆。研学中,学生可以用不同方式记录。研学后,学校会根据情况举办书画展、摄影展、手抄报展等。“游中有学,行中有思。‘讲解+引导+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切实触摸到身边的历史,让红色文化入心、入脑。”
在大王,以形式活泼、覆盖面广、突出体验为特色的“红色研学”为载体,每年清明节、五四青年节、少先队建队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各校都会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而今,“世界即教材,场馆即课堂”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大王教育人的共识。
红色课程“深下去”:宣言精神进校园
作为全国仅存的11本之一的刘集藏本所在地,大王镇非常重视《共产党宣言》首版中译本的历史价值,将其作为在全镇中小学生中开展党史国史家乡红色革命史教育的重要载体。
今年4月初,广饶县教育局印刷《共产党宣言》7万册,免费发放给全县中小学师生;选聘“五老”志愿者、学校教师、红色教育基地讲解员等组建“爱党爱国爱家乡报告团”,进学校开展宣讲活动。
“《宣言》精神如何进校园,怎样才能走心,考量的正是我们教育者的智慧。”据李建新介绍,大王镇采取了“依据年龄定内容、定形式,依据主题抓融合、抓节点”的策略。比如,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在小学生中重点开展有关《共产党宣言》中译本来历,大王人如何利用《共产党宣言》开展共产主义思想宣传教育和刘集党员群众如何在战火中冒着生命危险保存《共产党宣言》的学习教育;在中学生中重点开展“读《宣言》原著、讲《宣言》故事、做时代新人”系列主题活动,利用思政课、校本课程和主题班会、团日等,将宣言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结合,推动其“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当然,课程永远是主渠道。”于201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大王镇实验小学,因为南依《共产党宣言》陈列馆、刘集支部旧址纪念馆和李耘生事迹陈列室,北临延集支部旧址纪念馆和张太恒上将纪念馆,西靠封庙村团支部旧址纪念馆,堪称“诞生于一片红色的土地”,所以建校之初就确立了以“红星闪闪,绽放光彩”为校训的红色教育理念。
该校副校长杜明明告诉记者,学校联合《共产党宣言》陈列馆,将党史国史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合,开发了红色教育校本系列课程《红色的足迹》,根据一至五年级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学习内容,每册教材都包括“党史国史”和“家乡史”两大部分,包含“红色赞歌我传唱”“红色诗篇我诵读”“红色先辈我敬仰”“红色故事我颂扬”“红色家乡我热爱”5个单元。
“如此,将《宣言》精神寓于一位位身边的英雄、一首首动听的诗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中,课程之‘深’才是有意义、有力量的。”杜明明说。
红色活动“常态化”:“真理的味道是甜的”
“在一间小柴屋里,陈望道如饥似渴、夜以继日地钻研书中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字斟句酌,力求贴切、精准、生动……”
在《共产党宣言》陈列馆,大王镇中心小学五年级(7)班少先队员田晓赟正在声情并茂地为参观者讲解。原来,为激发学生“讲好红色故事”的热情,大王镇各中小学掀起了“我做解说员”的热潮。
今年3月30日,由省关工委、东营市关工委、东营市团委和广饶县委共同主办,广饶县关工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等单位承办的“《宣言》精神进校园,党史教育进课堂”主题教育活动在大王镇《共产党宣言》陈列馆正式启动,标志着全省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让每个大王的孩子都能了解大王的光荣革命历史,牢记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是继承和发扬红色基因的基本前提。”基于这一理念,大王镇教育系统不仅组织学生到镇内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还聘请各基地讲解员定期到各学校授课;每逢建党节、建军节、抗美援朝纪念日等,邀请镇内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解放军老战士和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等走进校园,用亲身经历和学生一起回忆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
“有的老党员、老战士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学校就组织学生到他们家里拜访。”大王镇实验中学校长荣咨军告诉记者,大王镇教育办提出了“让大王红色故事讲遍每个角落”的目标,在全镇师生中广泛开展“红色故事我来讲,革命精神我颂扬”活动。每年暑假前,各学校组织师生积极搜寻、讲述发生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故事成为“规定动作”。
秋季开学伊始,各学校都会利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指导培养优秀选手,在国庆节期间进行集中展演评选。目前,已经从近万名师生中选出了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和青年教师,组成了3支“红色故事讲解员”队伍。在大王镇党性教育基地管理服务中心专业讲解员的手把手指导下,他们成为弘扬红色文化、开展党史国史教育的主力军和富有活力的“新生力量”。
李建新说,希望通过形式多样的常态化活动,让学生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当学生切身体验到“真理的味道是甜的”,生生不息的“红色根魂”也自然会在这片红色沃土上,在师生心灵深处,长出一片蓬蓬勃勃的“真理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