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图书资源 打造书香校园
今年4月,在厦门举办的全国首届书香校园阅读教育教学成果交流会共评选出书香校园阅读教育教学成果优秀案例191件。潍坊市寿光世纪学校、奎文区德润学校等6所学校的成果荣获优秀案例一等奖,坊子区实验学校荣获优秀案例二等奖,获奖数量居全国地级市之首。市创新教育研究院荣获优秀组织奖。
强化中小学图书馆资源建设和管理是潍坊市教育局重点调度的工作之一。近年来,潍坊市创新教育研究院通过对馆藏图书的科学配备与管理,更加便捷地为师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并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断变更服务范围、形式和内容,真正发挥图书馆在教书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
落实经费保障,馆藏图书年年更新。研究院坚持严格落实《潍坊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开支标准》,教师用报刊资料费小学每年不低于15元、初中不低于20元、高中不低于30元,学生用图书资料购置费小学不低于20元、初中不低于24元、高中不低于30元。在教育经费预算中,适当安排中小学图书报刊等专项购置经费,并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确保城乡学生享有同样的图书资源,确保中小学每年添置一批精品图书和设备,确保每年生均至少新增1本纸质图书,确保每个教研组每年至少订购一套优秀教育期刊,持续做好学校图书更新工作。
严格审查清理,馆藏图书质量有保障。研究院高度重视进校图书质量,中小学图书馆(室)藏书剔旧更新工作常抓不懈。2019年组织开展了潍坊市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专项行动,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依据“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标准”,全市教育部门和学校上下联动,逐校逐馆落实,共审查清理中小学图书馆藏书40700661册,确保学校藏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学生年龄、学段需求。
打造书香校园,把馆藏图书“请”出来。在学校规划、书香校园建设以及办学条件提升过程中,研究院坚持图书馆同步升级,积极探索将图书馆建设为设施齐全、功能完备、运转顺畅、服务便捷、使用高效的育人阵地。目前,全市90%以上的中小学图书馆实行了“全开架”“全开放”管理应用模式,一大批新建学校建设了“藏、借、阅、学、休、辩一体化”大空间阅览室,实现了智能信息技术、绿色建筑、特色文化和图书阅读的有机结合,方便学生读书学习。全市中小学都在教室内设置了班级图书角,在校园走廊和门厅等空间设立了开放式诚信书架,使学校图书馆的藏书走出“深闺”。同时,将校园文化与学校教育特色相结合,营造了“人人喜欢读书,方便人人读书”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校园的走廊、楼梯间、墙壁、宣传栏布置师生作品、名人名言和图书报刊;在图书馆、教室里开辟“书香园地”,推荐好书,张贴读书心得;在花园里的草地上布置有意义的宣传标语;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台开设“读书时间”等专栏,让师生能时时处处感受到书的芬芳和魅力。
丰富阅读载体,把馆藏图书“用”起来。提高中小学图书馆的使用效益、育人效益。研究院每年都组织广大学生参加全省中小学生作文书画摄影大赛和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进校园”活动,邀请传统文化名人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走进课堂,引领学生读书。研究院还开展“亲子共读”活动,营造家校一体的读书机制和氛围。研究院连续10年组织开展了潍坊市小学生硬笔书法比赛和中小学生“读书之星”评选活动,评选、表彰了160多所“图书使用示范校”,推动全市中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