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淄川区:用情用力把实事办“实”
本报讯(通讯员 李炳熙)淄博市淄川区教体局坚持群众需求导向,紧扣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民生问题,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为广大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惠民众
“每天晚饭后,我都跟爱人来这里散步,有时还跟邻居一起做八段锦。学校离家只有百十米,来这里健身非常方便!”家住淄川区鼓浪屿小镇的王先生高兴地说。据王先生介绍,自从区实验小学南校区面向社会开放学校体育场地后,他每天都会来这里健身,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合适的锻炼场地了。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为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淄川区教体局本着资源共享、服务社会的原则,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努力做到“六个到位”,用心做好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截至目前,全区符合条件的68处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率达100%,对周边群众分时段免费开放。工作日每天对外开放时间不少于两小时,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寒暑假每天不少于8小时。体育场地开放让“15分钟健身圈”成为现实,让健身时间相对紧张的上班族同样享受到了充足便利的健身条件。
场地开放期间,淄川区各中小学不断完善场地开放管理制度,提升开放服务质量,提高体育场地开放的硬件条件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完善隔离设施,确保了学校体育场地有序开放。同时,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知晓度,积极向辖区群众展示教育发展成果,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课后服务解民忧
雁阳小学是一所新建学校,位于城乡接合部,有15%的学生来自周边村庄,85%的学生来自相对较远的城区。由于孩子放学时间和家长下班时间不一致,孩子放学后无人接、无人看管成为学校和家长面临的“难题”。学校启用后,该校遵循“家长自愿,校内实施,有效监管”的原则,根据学生和家长的实际需求,积极探索课后服务形式,丰富课后服务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午间课后服务和社团课后服务,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课后服务是一项惠民、利民的民生工作。今年以来,淄川区教体局将课后服务提质增效作为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教育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重要民生工程,在服务质量、管理和保障上下大气力,构建起课内外衔接、家庭学校社会协同的课后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区51所小学全部开展课后服务,共有两万余名小学生参与其中,占全区在校学生总数的80.5%,服务时间统一延长至上课日的17:30,17:30之后实行错峰放学,实现了与家长下班时间的有效衔接。
同时,淄川区各学校以学生和家长满意为最终导向,在组织领导、服务模式、教育资源、制度保障、激励机制上全面发力,推动课后服务齐步走、快步走。建立“自主作业+社团活动”课后服务模式,在保障学生在校自主作业、个别指导,完成课后练习的基础上,开展艺术、体育、阅读、科技、劳动、实践等社团活动;深挖学校教师潜力,设计开发丰富的社团课程,烘焙制作、时尚滑轮、小提琴、益智围棋等科技实践课程深受学生喜爱;挖掘家长资源,举办“家长大讲堂”,成立课后服务家长志愿队,组织家长进课堂,讲家风故事、亲子故事、红色故事,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引进社会资源,开设器乐、声乐、口才等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特长发展水平。
陪餐制助力“吃得好吃得安全”
“作为家长代表进校陪餐,我是很乐意的。一方面,我想知道孩子们中午都吃了些什么,吃得是否健康、安全,饭菜质量到底怎么样;另一方面,也能起到监督作用,同学校一起守护食品安全。”中午放学后,黑旺中心小学学生家长孙女士帮助食堂工作人员分发蒸盘和饭菜后,也跟着领取了一份午餐,坐到学生们中间品尝起来。同时,从饭菜温度、口味等方面进行“评估”。陪完餐后,孙女士认真填写了陪餐反馈表,并对午餐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家长也很关心学生的食品安全。我们每周邀请家长代表与孩子们共进午餐,既能为学生食品安全工作添一道保险,又能促进家校联系,督促学校更好地做好学生食品安全工作,实现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的共建、共治、共享。”黑旺中心小学校长王华表示。
孩子在学校吃什么?如何保证孩子吃得好、吃得饱?这是家长和社会关注的大事。近年来,淄川区教体局通过实施“放心食堂”工程、“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师生同餐和学校负责人陪餐等举措,保障了广大学生的饮食安全,增强了学生和家长的安全感。同时,每周还有家长进校园陪餐,共同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