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课改人物 对话孙俊勇:追求教学评的一致性 我这样“收买”学生

第5版:课改人物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课改人物
05

对话孙俊勇:追求教学评的一致性

□ 张桂玲

编者按:“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之系统改革,是潍坊教育系统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所做出的回答,是对教育部提出要加强五项管理这一命题给出的“治本之策”。同时,也是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堂改革总要求、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潍坊设计”,是推进潍坊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

今年1月以来,教育部相继出台文件,对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管理等“五项管理”作出部署。所有信号表明,加强 “五项管理”成为推动基础教育系统性改革的重要切口。然而,要抓好这项工作,却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追本溯源,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比如,要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就要找到这一问题的课堂源头。如果没有理想的课堂作支撑,只在作业问题上求解减负命题,无异于缘木求鱼,治标不治本。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2019年,潍坊市教育局、市教科院审时度势,紧紧抓住课堂改革这个“关键枢纽”,在全市中小学掀起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改进行动。潍坊市教育局总督学、市教科院院长李庆华表示,希望通过此项改革,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不能有效落实课程标准的顽疾,探索出一条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素养提高的有效路径。

潍坊市教科院小学科副科长孙俊勇,正是积极投身此项改革行动的一位“先行者”和“领跑者”。他不仅负责全市小学学段的整体推进工作,通过项目调研、业务指导、活动组织等方式,促进各县(市、区)教研人员以及项目联盟校、核心研究校积极开展工作,而且具体负责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探索并推出成熟的教学案例,形成学科项目改进经验并向全市辐射,带动更多学校和教师一步步走向改革的“深水区”。

缘 起

记者:潍坊从2019年在全市开启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改进行动,提出了“教学评一致性”,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为什么?

孙俊勇:《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教育现代化八大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

八大理念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指出了新的方向和内容,要求我们更加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解决真实问题的高阶能力和道德品质。

根据实际调研,我们发现,传统教学(教学设计+课堂实施)的转型困难重重。从表面看,表现在教师重于教而忽视学生的学,重知识点轻能力培养,注重机械训练和刷题,还有为了应考而灌输的“概念、规律、观念”。从背后看,反映的是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水平、学科素养、设计能力等都欠缺。从另一个维度看,还缺少从原理通向实施的“支架”,就好比学习了浮力原理后并不代表能造一艘哪怕是蹩脚的小船。

基于以上的认识和困惑,我们启动了本次教学改进行动。

行 动

记者:能解释一下什么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吗?

孙俊勇:简单地说,“教学评一致性”是指课堂教学中的3个关键要素: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与学的评价,都要与教学目标达成一致。而教学目标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制定。因为课程标准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它提出了课程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学科教学必须遵循的“宪法”。

“教学评一致性”是现代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原则,也是落实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记者:能具体谈一下本次教学改进行动所经历的具体阶段以及每个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应对措施吗?

孙俊勇:截至目前,改进行动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项目启动阶段(2019年2月—2020年2月)。通过下发改进工作方案、召开启动会议,重点阐释改进行动的目的、意义,让基层学校和教师认识到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评不一致造成的弊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第二阶段:项目攻坚阶段(2020年2月—2021年1月)。通过分地域组建项目研究联盟,充分调动起基层教研部门和学校教师协作研究积极性。各联盟引进专家进行专题培训,组织读书沙龙交流学习心得,举行研讨交流促进经验分享。积极开展“逆向设计”“备课专业化”等理论探讨、流程再造、模板构建,初步掌握了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一致的教学设计基本要领。

第三阶段:项目破冰阶段(2021年1月至今)。面对改进行动遇到的突出问题,提出把“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作为研究的重点,在组建项目联盟的基础上,确定项目研究核心校,集中力量进行破冰。牢牢抓住“评价”这个项目研究与实施的“牛鼻子”,探索实践如何使“评价任务”嵌入教学过程等。目前,已涌现出一大批典型经验和成果。

记者:任何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场改进行动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其认识水平和能力至关重要。

孙俊勇:是的。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最难的,但一旦转变,带来的必然是教学行为的改变、课堂生态的改变和师生关系的改变,最终就是整个教育气象之变。

下面是歌尔学校的数学教师乔永涛撰写的亲身经历——

“我以前只关注班级的整体情况,凡事一刀切;现在,意识到每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最适切的帮助。这场‘教学评一致性’的变革,带给我的是教学理念和育人观念的巨大转变。

“每名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学习基础、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教师应该了解每名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于是,有的学生在计算方面不行,我会和他约定每天进行计算训练;有的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差,我会和他约定每天做一道题,并要求他详细写出分析问题的过程……

“总之,我开始关注学生是否学会了,而非仅仅关注自己是否教了,进而也深深体会到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幸福。”

重新认识“评价”

记者:在很多老师眼里,“评价”就是考试。那么在“教学评一致性”的思维框架下,应该怎样重新认识“评价”?

孙俊勇:“教学评一致性”是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指的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评价(评教、评学)三个方面的教学设计,应在学习结果上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实现“教是为了学”,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中,评价设计非常关键。

评价设计需要重点做好以下4点:

一是,评价要瞄准“学习结果”。“学习结果”指的是通过教和学的活动,学生应该达到的认知、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结果”。这是教学设计追求的目标。

二是,要善于寻找“学习结果”的证据。即有哪些证据显示学生达到了上述的“学习结果”?这里的“证据”就是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且是那些与“学习结果”保持一致的学习行为。所以,在评价设计时,需要对“学习结果”进行“翻译”——与“学习结果”相对应的学习行为。

三是,要精心设计“表现性任务”。学生的学习行为不会无端发生,它们需要一定的载体,我们把这种载体称为“表现性任务”。设计“表现性任务”的基本原则:要有助于学生表现出与“学习结果”相对应的学习行为。

四是,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有了“表现性任务”,学生会表现出很多学习行为,其中既有与“学习结果”一致的,也有不一致的。那么,怎样才能科学辨析呢?我们必须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这个评价标准不仅教师需要,学生更需要。因为站在育人的高度,让学生利用评价标准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才能成为“明白的学习者”。

记者: 您刚才说的关于教学设计中的“评价”,只有落实到教学中,即在教学实施中才能检验其效果。怎样才能做好教学实施中的“评价”,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吗?

孙俊勇:首先,要注意学生也是评价主体。

在习惯认识(做法)中,评价主体是教师。然而,谁应该最关心学习的结果?谁应该对学习的结果负责?当然是学生自己,所以,学生也是评价主体。

要做到这一点,就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评价的机会。既要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认识自己,又要对其他同学的学习进行评价——认识他人。学生在参与评价活动中,其元认知能力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其次,评价要贯穿教学始终。评价绝不应该是教学即将结束时的“小结”,而应该、也必须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作为评价主体——学生,理应提前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结果以及评价标准,即本节课的学习标准。学习标准的制定,本质上是“把课程标准种进学生的心里”。我们要组织、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全时域都要对照学习标准,对自己的学习以及他人的学习实施评价。

最后,评价重在反馈和改进。评价绝不仅是给出一个或“好”或“坏”的结论,它的最大价值在于反馈和改进教与学。

对学生来说,通过评价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哪些学习标准已经达到了?哪些还没有达到?距离标准还有多远?哪些问题是影响学习标准达到的关键?如何改进?

对于教师来说,通过评价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群体对于哪些学习标准达成度高,哪些达成度低;对于达成度低的学习,自己的教需要作出怎样的改进;学生中有没有需要个别化教育的个体;他们分别需要怎样的指导和帮助,等等。

教师只有重新认识“评价”,高度重视“评价”,发挥好“评价”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的作用,在深化“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改进行动之路上,才能阔步前进。

【专家点评】

“教学评一致性”的行动理念起源于基于标准的课程、教学、评价。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全市中小学推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改进行动,引领教师围绕“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学得如何”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从而转变了教师的观念,提升了课程素养和评价素养,促使课堂教学发生了变革。该行动是我所知的国内第一个从市域层面上整体推进“教学评一致性”改革的区域。潍坊市采取龙头学校带动、核心学校参与的运作方式,让100余所学校滚动式地融入进来,取得了超出预期的实践效果,展现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

(教育部曲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雨强)

人物名片

孙俊勇,潍坊市教科院小学科副科长,高级教师,小学数学教研员,省教学能手,潍坊市特级教师,潍坊名师,《小学数学教师》封面人物,主持多项国家、省级教科研课题,获多项教学成果奖,出版个人专著4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 课例链接:三年级“小数的初步认识” □

一、明确学习终点——去哪里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情,制定本节课的“学习标准”,即学习终点。

该“学习标准”需要具备以下3个特点。

1.兼顾显性与隐性目标。

2.要用学生易懂的方式进行表述。

3.学习标准同时也是评价标准。

二、找到学习起点——在哪里

让学生完成“课前任务”,以了解学习起点。

课前任务

任务一:调查问卷

请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独立、认真地回答下面的每一道小题。

1.你听说过“小数”吗?

A.听说过 B.没听说过

2.你能写出一个“小数”吗? ,你是在 见到它的,它表示 ,它读作 。

3.你知道“小数”有什么用吗?

A.知道,它可以帮助人们

B.不知道

4.“小数”一定就是很小的数吗?

A.是 B.不是,比如:

任务二:数学实践

1.个人完成。利用校外时间,每人在生活中寻找、记录5个小数,思考并提出一个有关“小数”的问题。

2.小组合作。各小组进行交流,选出组内“最满意”的5个“小数”,并做好这5个“小数”的介绍工作。同时,选出1—2个代表性“问题”,提交给老师。

任务三:对标自评

认真阅读下列“学习标准”,根据自己目前的水平,诚实地给自己打分。

1.能识别并列举出不少于5个小

数。

2.会读、写小数。

3.能结合具体情境解释小数表示

的意义。

4.能直观解释小于1的一位小数与分母是10的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5.体会到小数可以使结果更精确、更简洁。

6.认识到小数并不一定小。

上面的“课前任务”,具有如下特点:

1.与“学习终点”(学习标准)相对应。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3.找到“起点”与“终点”的距离。

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有关“小数”的问题:小数应该怎样读写?小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小数有什么用?小数是如何产生的?小数是一种怎样的数?……

三、完成学习任务——怎么去

要消弭“学习起点”与“学习终点”之间的距离,就要完成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

任务1:寻找身边的小数。见“课前任务”中的“任务二”。

任务2:读写小数。

在“任务1”——展示交流生活中的小数时,学生自然会暴露出关于小数读写方面的问题;然后,教师针对这些问题设计该任务。

任务3:认识小数。

包括3个方面:一是认识生活中的小数所表示的具体生活意义。二是认识小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特别是小于1的一位小数与分母是10的分数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三是认识小数的价值和发展史。

任务4:总结梳理。

该任务意在引导学生进行“回头看”,即对照“学习标准”,从6个维度进行总结梳理,从而对“小数是一种怎样的数”有更准确、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四、实施对标评价——“到哪里了”

透过学习任务,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行为。对照“学习标准”做好过程性评价。

根据评价反馈获得的信息,及时改进教与学,显著提高学生“学习标准”的达成度。

(孙俊勇)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