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四种类型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问题驱动教学更具活力,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创设生活情境,引入趣味问题。巧设教学情境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好方法。执教《反比例函数》一课时,教师通过播放可控灯的明暗变化,对灯光为什么会忽明忽灭提出疑问:“这是通过改变什么达到的?”学生可根据生活中通过控制电阻的变化来呈现不同的舞台效果这一现象,了解函数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能帮助学生迅速进入思维发展的“最近区”,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整合教学资源,巧设探究问题。设计数学探究性题目是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卷面中频繁出现探究型问题。这类问题通常考查学生的观察、联想、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培养学生的启发性思维。
探究性问题可应用于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相结合,几何图形与方程、函数模型等方面。讲解探究性问题,通常设置小梯度问题,由表及里、由内而外,逐渐引导学生分层次、分步骤学习,有助于学生深入解决问题。
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应用问题。核心素养倡导初中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以锻炼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转化思维。毕竟数学终究是要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去的,因此,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取有效数据,借助数学的思考角度,将数学元素与相关知识联系起来,以问题驱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有序进行。这样,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享受数学本身散发的魅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交流、合作和学习。
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联系新旧知识,归纳类比问题。类比法是富有创新意义的重要数学方法,类比学习是知识间形成系统的知识树,易于学生接受理解新内容。类比型问题能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归纳等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以问题驱动学生思考,以活动驱动学生合作。通过组织学生当“小老师”来学习一元二次方程,首先复习提问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在学生理解了“元”和“次”意义的基础上可以轻松地类比提问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在讲授《画二次函数图像》时,可以询问一次函数图像的画法,根据列表描点连线画出图像;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复习提问数轴的基本画法;在教《分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时,可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其运算法则来探究。类比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差异,从已有的知识体系自然地构建出新知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初中数学知识点繁多,学生只有贯通知识点间的联络,才能更好地运用到习题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好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此,有效的问题设计是驾驭课堂教学、组织课堂活动、引领学生主动探究的不竭动力。教师只有在恰当的时机抛出恰到好处的问题,才能收获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