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农小”18年的“夫妻档”
——记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袁堌堆小学教师高翔、杜晓蕾
高翔、杜晓蕾与学生在一起
18年前,高翔和妻子杜晓蕾从镇上的中学来到最偏远的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袁堌堆小学。18年后,他们怀抱献身教育的初心,把一个办学条件最落后的学校打造成师生爱恋的绿荫校园,把一所偏远的乡村小学建成学生的精神乐园。
用劳动美化校园
1996年,高翔和杜晓蕾一同来到高庄镇中学任教,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业绩很快赢得同事们的信赖。2004年,高翔被调到袁堌堆小学任校长。高翔原来也听说这所小学的条件不好,但没想到这么差:学校没有围墙,只有两排破旧的平房,房顶上的草随风摇摆;校舍全部被判定为D级危房,必须限期拆除。学生没有教室,只好临时借用附近的民房上课。夏天,民房通风不好,学生热得实在受不了,高翔就带领学生在树荫下上课。虽然学校的硬件条件差,但高翔并未耽误教学进度。
2004年秋天,新建的18间校舍交付使用,学生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9名教师还是只能挤在一间办公室里办公。由于离家远,高翔总是一早就往学校赶,中午凑合着吃一点午饭,下午下班回家后才能吃上一顿热乎饭。看到丈夫这么辛苦,杜晓蕾坐不住了,2005年申请调到了袁堌堆小学。
学校搬迁重建后,学生只是有了安稳的学习环境,但学校绿化、美化的任务还很重。每天吃过午饭,高翔和杜晓蕾就在校园里捡拾碎砖块、小瓦片,堆成一大堆,然后,用车子推出校园。到校早的教师和学生看到他们这么辛苦,也加入了劳动的行列。经过一段时间的劳动,校园干净了。他们又买来各种苗木,利用劳动课时间进行绿化、美化。一段时间后,学校变美了。
夫妇二人又在每间教室的外墙上制作了一个黑板报栏,作为学生展示才华的平台。他们定期办黑板报,倡导学生抄写名言警句,创作诗词歌赋,描绘心中梦想。在袁堌堆小学工作了几十年的退休教师袁明珍看到校园变化这么大,连声赞叹:“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徐河畔的剪影
高翔和杜晓蕾的家离学校有6公里的路程,学校和家之间有一条徐河,他们天天沿着徐河大堤上下班。早晨,他们一起伴着朝霞去学校;傍晚,他们沐浴着太阳的余晖回家。这样一走就是18年。他们骑坏了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骑坏了摩托车,再换成电动轿车。交通工具变换了3次,他们也从满头黑发变成了两鬓斑白。
每天早上,他们总是早早来到学校,在签到表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接着,各自拿一把扫帚,打扫校门口的树叶与碎纸片。然后,站在校门口迎接教师与学生的到来。
高翔和杜晓蕾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有时间照顾父母与孩子,他们的女儿高亚茹小时候就跟着祖父母生活。后来,女儿到城里上学,高翔夫妇没有时间照顾她,就把她托付给亲戚。现在已大学毕业的高亚茹回忆起当年与父母走在大堤上的情景,说:“阳光斜照下来,身上镀满金晖;父母走在两边,我走在中间,我感觉他们特别高大。”
“高校长家的饭真香”
如今在省城一家公司做销售的鲍金玲是高翔教过的学生,她每次回老家都会到高翔与杜晓蕾的家里探望。当年,一到下雨天,杜晓蕾总会炒一锅菜,多买些馒头,留离家远的学生吃饭。因此,鲍金玲没少吃杜晓蕾做的饭。鲍金玲说:“杜老师做的饭特别好吃,我至今还回味无穷。”
袁堌堆小学现有6个班级、9名教师,师资一直很紧张。高翔既教一个年级的语文课,又兼任两个年级的英语和科学课;杜晓蕾既教一个年级的语文课,又兼任两个年级的音乐和体育课。大家都戏称高翔和杜晓蕾是 “补丁老师”。
在他们家里,夫妇二人的获奖证书摞在一起有半尺高。这是上级对他们工作的肯定和鼓励。记者与他们面对面地坐着,“坚持”“爱心”“伟大”等一连串词语在脑际萦回,徐河畔的剪影愈发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