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120颗励志青年“火种”闪亮校园 当“传统家事”上升为“重要国事” 小小方巾魔力大 聊城大学着力培养卓越中学语文教师 山东水利技师学院 “青马工程”培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 诸城市相州镇相州初级中学: 立足“三个一”,为“双减”添动力 中国海洋大学入选第三期亚洲校园项目 山艺原创群舞《移山》 获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奖 织密师德“约束网” 守好讲台“责任田”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织密师德“约束网” 守好讲台“责任田”

——山东科技大学大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 通讯员 韩洪烁

前不久,岩石力学界著名专家陈子荫先生塑像在山东科技大学落成。陈子荫在山东科技大学任教期间,把全部心血奉献给了教书育人事业,培养了包括3名院士在内的一大批优秀人才。他生活节俭,爱生如子,在病逝前把自己的4万多元积蓄捐给了贫困学生。

为陈子荫先生立像是山东科大为优秀教师树碑立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系列举措之一。近年来,该校通过织密一张师德“约束网”,让教师守好三尺讲台“责任田”,画好培育好教师的“同心圆”,营造师风好、教风好的校园环境。

织密“一张网”

“软”师德成为“硬”约束

“是您不分昼夜地指导让我们取得了比赛的突破。感谢您,陈老师!”这是该校能源学院院长陈绍杰在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金奖后,收到的学生耿志发来的短信。

由一位教学、科研、业务工作繁重的院长到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陈绍杰是该校广大教师在学校师德建设中不倦求索的代表人物之一。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为此,该校下大力气抓师德建设整体规划,让师德约束“看得见”。首先,成立师德建设委员会,完善党政“一把手”听课、教学督导、学生评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其次,构建“学校党委——师德建设委员会——教师工作部——二级单位党委——基层教工党支部——教师”六级师德建设体系,形成联动贯通、层层落实的师德建设格局;再次,制定师德负面清单及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办法,对教师在学术道德、教育教学、生活行为、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失范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针对在公共场合及网络平台发表不当言论、抄袭或伪造学术成果、只教书不育人等师德失范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

下活“一盘棋”

师德“自留地”成为“责任田”

“有一次,我与易恒森老师带72级一个班学生下井实习。那天,易老师有点发烧,我对他说:‘你就不要下井了。’易老师说:‘不行,一个班28个学生,你一个人带不了。我又不是高烧,而且今天是最后一堂课。’”随手翻开《科大故事》一书,这样的情节处处可见。

为了扭转部分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让更多教师成为“大先生”,学校充分挖掘70年发展史的诸多大师先贤的师德佳话,编辑出版了《科大故事》等精神文化产品,让教师们汲取师德“养分”。

不仅如此,学校还多途径、全方位搭建师德建设平台,使师德建设形成了合力点。近年来,该校组织开展“最美教师”“教书育人楷模”“教学名师”“师德标兵”评选;成立“山海泉”师德宣讲团,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师德践行活动;开展针对所有专任教师实行“师德测评”,并建立师德动态数据库。

科学机制的形成,使师德建设由“自留地”转变为“责任田”,师德评价由“领导拍板”变为“学生说了算”。

“33年来,我收获了不尽的‘桃李情’。这是我最幸福的事。”在该校“山海泉”师德宣讲团成立后的首场师德宣讲会上,“教书育人楷模”赵义军面对面与教师们分享自己的教书育人故事。在33年的教学工作中,他7次被学生评为“心目中的好老师”,两次被学生评为“最难忘的恩师”,3次被评为校“教学名师”。

守好“一扇门”

青年教师成为“好老师”

乒乓球、塑料管、矿泉水瓶等常见的物品都成了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刘青云在课堂上使用的教具。在无机化学课上,她用一个个乒乓球现场组装成各种晶型结构。于是,原本抽象无味的结构图在她的操作中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上好每一堂课、关心每一名学生、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让刘青云成了学生心中的“自己人”。2020年,她被学生高票选为“教书育人楷模”,还多次被学生选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最难忘的恩师”。

该校党委书记罗公利说:“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通过培养老师正确的‘教师观’,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在青年教师培养上下功夫,把师德建设抓在‘点子’上,把‘软’师德做实。”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