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思达扬帆”党建品牌汇聚红色动能 “这样的课,一周太短!” 济南大学哲学社科研究“十年磨剑结硕果” 菏泽学院与牡丹区共创儿童艺术教育工作室 山东大学考古团队发现世界最早茶叶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大思政”教育大矩阵凸显亲和力 寿光现代中学 强化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助推学校特色发展 巨野县太平镇中小学着力打造“田园课堂” 滕州市滨湖镇中心小学 促“双减”落地 让幸福起航 新六艺•新少年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巨野县太平镇中小学着力打造“田园课堂”

本报讯 巨野县太平镇中小学积极研发、创造性开展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切实提升中小学生的劳动基本技能,积极探索特色发展的新路子,取得积极成效。

落实“双减”政策以来,太平镇各学校坚持“五育并举”,树立“减负提质、家校合作、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积极发挥劳动教育的主导作用,不断完善劳动教育机制。首先,优化课程安排。各学校将劳动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统筹安排,为小学低年级、高年级及初中阶段学生分别制定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的劳动任务清单,确保一至二年级学生每周不少于1小时的课外劳动时间,三至六年级学生及初中生每周不少于两小时的课外劳动时间。其次,学校建立了“劳动试验田”,做到“分田到班”。为各班级分配一块“试验田”,学生在实践区域自主开展种植活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教师定期为学生讲解农作物生产和种植方面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开展“田间劳动”。各学校以课堂劳动实践课程为“点”,延伸劳动实践活动为“线”,稳步推进劳动素养教育,实现了课内渗透、课外延伸。

此外,该镇各中小学还注重在引导学生体验劳动实践活动中完成德育内化,为学生精心设计德育实践作业,将叠衣服、打扫卫生、做饭等生活技能纳入日常劳动教育,组织学生进行生活技能比赛,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渗透“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教育理念,从小树立起“劳动光荣”的理念。(黄倩)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