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上职校生亲情教育这一课
到兄弟职业学校参观学习,我意外地被他们的餐厅文化折服了。
不仅仅是因为饭菜品种多样、价格实惠,服务人员热情周到、耐心细致,也不仅仅是因为学生打饭秩序井然、就餐举止文明。最舒心也最受冲击的感受,来自餐厅内各个窗口独一无二的名字:奶奶家、姥姥家、姑姑家、舅妈家、大姨家、大娘家、二婶家、表姐家……与常见的序号式名称截然不同,这里每个窗口的名字都带着女性的温柔和亲情的温润。游走于各个窗口,恍惚间有一种走亲戚的美好感觉,似乎真的就是家人、亲戚在工作台内忙碌。学生在这里可以享受到跟在家里一样贴心的照顾和温情的服务。硕大的餐厅里,处处洋溢着温馨的气息。
独具特色的窗口招牌,昭示的是暖到心头、浓浓的亲情文化。
毋庸置疑,有些中职学生对亲情的感受逐渐狭隘化,对亲情的理解也带有功利化、庸俗化倾向,情感世界中难免携带着冷漠、恐惧、嫉妒、抗拒等负能量。一些学生甚至养成了傲慢心理和霸道习气,只知道索取,理所当然地拿来,无所顾忌地享受,不懂得感恩、回报和奉献。但是,中职学生走出校园之后,毕竟需要融入社会环境。能不能与周围人友好相处,能不能与同事团结协作,对就业质量和个人发展影响巨大。只有在温馨舒适的人际环境中,才能养成丰富的情感、乐观的心态、顽强的意志、勇敢的品质和不屈的精神,为人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没有感受过宽厚亲情文化熏陶的人,为人处世只想着自己,生活中不会换位思考,不懂得体谅他人、宽容他人。一个不讲情谊、不重亲情的人,心中无大爱,肩上无大责,不可能成为大器。
毋庸置疑,中职学生需要补上亲情教育这一课。
在集体环境中,真挚的友情可以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人心头洒满阳光,让生活充满温情。但在校园里,很多学生常常忽视人与人之间暖心的情谊,无法感受到良好情感关系对心灵的养育作用和对成长的促进作用。营造温暖的亲情文化氛围,可以让师生情、同学情变得更加融洽亲密,直至升华为亲情关系。温馨氛围的熏染、亲密无间的交流不但会给学生极大的学习动力,而且会让他们的心地更善良、胸怀更宽广、灵魂更纯洁、情感更丰富、品德更高尚,对生活充满热情,对未来满怀憧憬。
在这所职业学校,学生们在享受美餐的同时,谈论的不管是姥姥家的面条好吃,还是奶奶家的馄饨有味;不管是姑姑家的煎鱼片鲜美,还是舅妈家的炸藕合可口,对每个窗口名称的回味,都能让学生受到亲情的熏陶。走出餐厅,他们谈论的不管是大娘家的蛋炒饭更值得回味,还是二婶家的肉火烧更让人留恋;不管是大姨家的做工更讲究,还是表姐家的服务更优质,他们对亲情的理解都变得更深刻。良好的心理暗示,会让亲情的芬芳越来越浓郁,让感情的纽带越来越有吸引力。学生在餐厅里不仅仅是寻求食欲的食客,更像是获取情感慰藉、感受亲情沐浴的家庭成员。在至美的精神享受中,他们能学会珍惜,慢慢懂得知恩、感恩和回馈。
亲情是人类情感发育的基础,也是情感升华的至高境界。儒家文化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是指对父母奉养的爱,悌是指兄弟姊妹之间的友爱。孝和悌的心理基础,是永远割舍不断的血缘亲情。亲情文化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教育系统中的必修课程。亲情文化能将美好的情愫牢牢植入人们的心灵深处,让人们带着甜蜜的梦想、感恩的心态走向广阔的世界。
中职学校普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结构多元、内涵丰富,国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亲情则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培育校园文化要重视多元素整合、全方位育人,尤其不能忽视最能涵养人文情怀、滋养精神世界的亲情熏陶。要善于营造饱含亲情气息的文化氛围,给中职学生上好情感教育必修课,让他们置身温馨亲情的滋润中,沉浸在超越友爱的温暖中。将亲情元素融入校园文化,中职校园就会成为师生流连忘返的幸福家园。(作者单位:沂水县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