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庭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并不完善,许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教师的事,和家长没什么关系。这就导致现代家庭教育不完美。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高尚的品格。
以立德为先,从孝入手。孝是少年儿童为人处世的根本,家庭教育应该由此入手,让孩子孝敬父母、知恩感恩。虽然没有人想把孩子培养成“白眼狼”,但是现实生活中不乏糊涂家长——他们一味地溺爱或者放纵孩子,以致孩子长大后成为不忠不孝之人。在培养孩子的孝心上,儒家的做法值得借鉴。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儿女孝敬父母,不仅是提供物质方面的赡养,而且应有“恭敬之心”。孔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段话意在强调,孩子不能改变先辈合乎礼制的行为准则。在家教过程中,家长务必使孩子明白这个道理并且身体力行。历史上那些忠臣良将在家里都是孝子。试想:一个连父母都不愿赡养的人,一个对父母都不恭敬的人,又怎能做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呢?
创建书香家庭,用传统书籍引导孩子。传统书籍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对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诸多文化经典,如《论语》《道德经》等。这些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书籍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读书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为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的融合,家庭、学校和社会应结成同盟军,共同将经典书籍融入家庭教育中。学校要积极履行职责,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说明阅读经典书籍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教师要与家长多交流,向家长推荐一些好书,鼓励他们抽时间陪孩子读书,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家长在家里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而要与孩子一起阅读经典作品 。这样做有助于形成和谐、良好的家风。
充分发挥家长的引领作用。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例如,一个孩子的妈妈下班回家后不顾自身劳累,给老人洗脚;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开始模仿妈妈的举动,给妈妈洗脚。这个孩子的行为表达的不仅是他对妈妈的爱,也不只是单纯的模仿行为,更多的是诠释了父母的言行对孩子产生的巨大影响。由此可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家庭教育融合的关键就是“言传身教”。
活动熏陶,注重实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庭教育,只重视经典书籍的引入以及父母的言传身教是远远不够的。为让孩子更好地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有的魅力和内涵,家长必须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多元属性和内在职能,将“仁、义、礼、智、信”融入家庭教育,并借助传统节日强化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从而使孩子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作者单位:菏泽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