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数学史与数学教育》
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促进这方面的教学,各种版本的数学史读本也大量涌现。但遗憾的是,大多数读本描写的主要是数学发展的历史脉络,而在如何渗透数学史方面则少有探讨,导致数学史渗透缺乏明确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最近,笔者读了林永伟、叶立军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数学史与数学教育》一书,发现其弥补了这一缺陷。细细读来,笔者认为此书有以下鲜明特点。
一是内容贴近教学实际。此书的选材,基本上是与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史料,并通过生动具体的事例全面介绍了数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成果以及思想方法,从而避免了涵盖范围过大、理论过深的现象。
二是关注数学史渗透中存在的问题。书中结合数学史渗透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对数学史渗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数学史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数学发生发展的过程、规律、数学家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的演变,以及数学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但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对数学史的理解比较片面,认为数学史就是数学家的故事,就是数学家的成果史。结果,在教学时仅把数学家的生平以及数学家获得的成就等当作吸引学生的工具,而忽视了数学家面对困惑、挫折与失败时所采取的方法。这不但不能让学生学习到数学家的崇高品质,反而会使学生产生了“数学家是天才”的错误认识。
三是提出了数学史渗透的具体建议。作者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育科学原理和心理学研究成果,具体提出了数学史渗透的建议。这一点正是读者所需要的,有利于广大数学教师获得渗透方法的启迪,提高数学史教学水平,实现教学的有效化。例如以下建议,笔者认为非常有效。
第一,整合教学资源。对课本内外的数学史料进行梳理,对符合教学实际、能够助益教学的史料要重点挖掘和使用。比如函数概念,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数学史题材,但教材中关于其起源、发展和演变等内容则涉及得很少,不利于让学生全面了解。为此,作者建议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进行补充,以加深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第二,创新教学方式。课本中的数学史料主要是以阅读材料的形式出现的。为改变“灌输式”的渗透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拓宽教学途径,让数学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如制作数学史课件、举办数学史专题讲座、 组织学生进行艺术表演、鼓励学生编数学小报等。这有利于营造学习数学史知识的良好氛围,促进数学史教学的长足发展。
第三,注意发挥数学史名题的作用。数学史名题是数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趣分馒头”“以碗知僧”“李白买酒”等题,既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又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为此,作者建议,教师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自主搜集相关的历史名题,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本书是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中根据自己对数学史研究的经验和体会编写的,因而具有明确的指导倾向。笔者相信,本书的出版,对于数学史知识的传播和数学史教学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