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遐迩六尺巷
在安徽省桐城市西后街与五庙园之间,有一条鹅卵石精心铺就的巷道,全长约180米、宽约2米(六尺)。这条巷道就是闻名遐迩的六尺巷,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路过桐城时,我也特意去六尺巷走了走。
这是条看似寻常的巷子,巷子两边分别是清朝文华殿大学士张英的宰相府邸与富商吴氏宅墙院的围墙。墙高2.6米,青灰色块砖垒砌,墙内树木参天葳蕤,枝丫在巷子上空交集,遮天蔽日,两头有通幽的光亮,走完全程也不过四五分钟,这与桐城其他古老的巷子没有本质区别。然而,它的由来却有一段感人的佳话,被世人交口称赞,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参观浏览。
说起六尺巷的成因,要追溯到康熙四十年发生于城内的一桩邻里纠纷。当时,安徽桐城人张英在京做了大官,老家桐城的宅子与吴家相邻。两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互不让步,将官司打到县衙门。因为此事涉及当朝宰相,县官怕招惹是非,不敢轻易了断。于是,张家人便千里传书到京城,欲借张英的权威压倒对方气焰,赢得官司。张英见信后,并未给地方官员打招呼,而是给家人寄回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收到书信后,豁然开朗,主动撤诉,让地三尺。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这样一来,两家之间就留出了一条巷子,有六尺宽,人称“六尺巷”。有人还据此作了一首打油诗:“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
在这个故事中,张英没有因自己位高权重而仗势欺人,反而用行动感化了邻居,以自己的大度赢得了他人的尊重。凡事让一点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使原本剑拔弩张的矛盾迎刃而解,为时人亦为后人作出了谦逊礼让、与人为善的绝好榜样,带给人无尽的思索与启示。1956年,毛主席在接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经讲到这个故事,吟诵了那4句诗,旨在提醒国与国之间应该跟人与人一样,要遵守和平友好准则,只有这样才能发展两国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2008年2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到桐城考察,参观六尺巷时说:“六尺巷的故事告诉世人:大度做人,克己处世。”
踩着光滑的鹅卵石,在六尺巷中徜徉,望着斑驳的墙壁,轻抚沟壑纵横的青砖,我仿佛感觉到了历史的脉动。历经数百年变迁,虽然早已看不到当年张家的相府和吴家的宅邸,但六尺巷依然横亘于城市的一角,静观着岁月的流逝与人间的沧桑。在牌坊前静默,只见横额之上分别镌刻有“懿德留芳”“礼让”的话语,下方有包括诗画照壁、山石、曲廊等景致组成的文化广场。照壁的正面是4幅组画,由“纷争”“报信”“批诗”与“和解”4个部分组成,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六尺巷化干戈为玉帛的情形;照壁背面分别刻有张英的生平和六尺巷简介,山石上是张英手书的“让墙”诗,寥寥几句,及时巧妙地化解了矛盾,成为千古佳话,可赞可赏。
现在,我们在这里,看到从天南地北赶来游赏的人甚多,大家无不欣赏大学士张英的诗句,感慨他的胸襟,赞美“六尺巷”的故事闪烁着超越时空的思想光芒。面对今天五彩缤纷的生活,在六尺巷里走一走,是一种心情的释放。它带给我们的是触及灵魂、发人深省的人生感悟,是在世事纷争中归于平和与安宁的心灵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