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潍坊:以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做优“三段式”服务 让“双减”落地落实 中小学德育评价实践创新研究 告读者

第7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7

中小学德育评价实践创新研究

□ 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刘志鑫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当前中小学全面培养的4个组成部分,其中,德育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德育评价是对德育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对德育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小学德育评价实践一直是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德育的重点工作。德育评价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德育过程各个环节信息反馈、教育活动的调整,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当前,中小学德育评价实践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造成德育工作评价科学性和时效性缺失等现象,不利于我国中小学德育评价理论体系的构建及发展。因此,开展中小学德育评价实践创新,有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推进我国中小学德育发展。

一、中小学德育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小学德育评价研究中缺少对基本理论的研究,缺乏对实践的有效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评价工作的正常开展及实施,从而造成中小学德育评价实践的实效性较低,无法保障德育评价实践顺利进行。基础理论研究的缺失,使其无法指导中小学德育评价实践。德育是对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教育,其评价方式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客观性和可量化评价,具有相当高的非客观性,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与比对。由于缺乏系统的德育评价机制,中小学德育评价实践存在片面化问题,造成其德育评价科学性不足。

二、中小学德育评价实践的多元化创新与实践

德育评价的多元化创新研究包含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创新。

(一)评价内容多样化

在内容上,它不仅对学生掌握基本道德规范的程度进行评价,而且对学生个体的兴趣、态度、情感和心理素质等进行评价,要努力拓展德育评价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德”是一个内涵极为广泛的概念,包含“身”与“心”、“人”与“己”、“内”与“外”等; “育”是灌输、培养、训练的意思,是一种有目的的实现手段,是对德予以贯彻和实现。在育人过程中,评价的多元化可以带动教育多管齐下、内容丰富深广。

(二)评价主体自主化

在评价主体上,要改变单一的教师评价,发展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使德育评价成为学校管理者、教师、中小学生、家长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促使中小学生由被动评价者变为主动参与者。

(三)评价标准灵活性

在评价标准上,既以德育目标为参考标准,又兼顾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确立不同年龄、不同要求和不同层面的评价标准,科学、合理地对学生德育水平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例如,在初中3年,初一的德育内容主要是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通过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细节的观察和记录,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再结合每名学生的家庭背景、父母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日常陪伴孩子情况、教育孩子的理念等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我班有一名男生,身高180厘米,体重100多公斤。自军训起,他主动为班级维持纪律、搬运东西,提醒班主任各项琐事。运动会期间,他主动打扫场地,收拾垃圾,整理号码牌等,事事做得井井有条。通过这些小事,能看出该生细心、体贴、懂事、做事稳重。但是在学习上,他表现出偷懒、听课不认真,课堂上经常走神,有咬笔的坏习惯。通过了解得知,孩子母亲高学历,在工作上积极进取、自我要求较高,对孩子也严格要求。孩子父亲学历高,常年在外工作,有些“佛系”,倡导树大自直、快乐教育的理念,对孩子顺其自然。双方都很在意孩子的教育,为此还曾经花高价专门听教育孩子的讲座,学习做合格甚至优秀的父母。两个人在教育理念上存在严重的分歧,甚至在管教孩子的时候,经常当着孩子的面争吵,所以导致家庭教育混乱,家庭关系紧张。孩子在父母中间也摇摆不定,学习上钻空子,之前好的学习习惯被破坏,对父母的信任感和依赖感也逐渐消失。而且,该生小的时候和祖父母一起生活,父母没有陪伴在孩子身边。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该生有咬笔的坏习惯,他是通过咬东西来缓解自我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感。

了解情况后,我先跟该生父母谈话,强调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保持一致。然后,从情、德、理3个方面跟学生谈心,激励其在学习上更积极,多体会父母的苦心,感恩家长的付出。短短两周内,该生的英语听写和其他学科作业有了明显的进步,听讲质量也明显提高。

总之,只有运用多样的德育评价方法,采取多种评价措施,综合多种评价结果,逐步完善德育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性与创造性、实效性与针对性,将德育评价理论应用于实践,以实践完善理论,促进中小学德育评价实践研究不断完善,切实保障学校德育工作的正确方向,才能最终实现新时代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