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科学 “自然拼读”:让农村学生喜欢上英语学习 小学唱歌课情景式导入方法初探

第6版:教育科学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科学
06
【学科教学】

小学唱歌课情景式导入方法初探

□ 德州市实验小学 高向阳

情境式导入是指在教学开始时,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大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通过问题实现导入

每首歌曲都有不同的创作背景,在情绪、节奏等方面都有自己的风格。教师在课前可以通过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联系,用提问的方式导入。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导入方式。教师需要课前反复推敲提问的问题,否则达不到预期效果,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歌曲《举杯祝福》(乌孜别克族民歌)为例。这首歌曲是小学六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的一首歌曲,也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有的学生会哼唱几句,但他们可能不知道的是这首歌曲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唱法,这可以作为提问的方向。教师可以播放不同地区的演唱方法,请学生们进行区分,也可以请会唱的学生进行演唱,并请他们说明这首乐曲的曲调是怎样的形式。同时,这也可以作为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以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

以这样的方式导入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更好地将课程进行下去,而不是传统的教师范唱、学生跟唱。这样不仅能够教会学生歌曲,而且能让学生了解更多音乐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音乐课堂的趣味性。

二、通过故事实现导入

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创作背景介绍进行故事导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乐曲。

以歌曲《保卫黄河》为例,这是小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的一首歌曲。这首乐曲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由光未然、冼星海创作于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歌曲采用齐唱、轮唱的演唱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是抗日军民广为传唱的一首歌曲。

在教授这节课内容时,可以通过故事进行导入,根据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向学生们讲述抗战时期的一些历史知识。如,课前通过播放抗战时期的短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抗日战争,并向学生们介绍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等内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教师用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有了这样的情感铺垫,学生会更好地学习、欣赏这首歌曲。

三、基于游戏实现导入

小学生的特点是爱玩好动,大部分学生都对课堂活动、幽默故事保持了较高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导入环节巧妙运用游戏,让学生在课堂开端就产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桑塔•露琪亚》这首歌曲的导入时可以运用游戏的方式。桑塔•露琪亚是以圣女露琪亚命名的港口。歌曲《桑塔•露琪亚》是一支那不勒斯的船歌,歌词描述那不勒斯湾里桑塔露琪娅区优美的风景。它的词意是说一名船夫请客人搭他的船出去兜风,尤其是在傍晚的凉风中。导入时可以邀请学生们模拟坐上观光小火车一起去旅行,游戏采用“歌曲接龙”的方式进行,由教师担任列车长带领学生们去旅行,列车开到哪里就由哪名学生接龙。最后,教师带领学生们到那不勒斯,欣赏那里的美景。用这样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每名学生都能融入课堂,给学生不一样的课堂体验。

四、完成表演实现导入

表演导入实际上属于肢体语言的运用。它声、形并用,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这种导入方式,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也可用于活跃课堂气氛。表演并非一定要教师表演,也可以让学生表演。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贴近生活的情景,将单纯的音符、烦琐的乐理更加具体化、直观化,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学习经验。

例如,学习《唱脸谱》时,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并且制作准备各种类型的脸谱。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歌曲《唱脸谱》属于京味歌曲。京剧中不同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特点,如红色脸谱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黑色脸谱则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白色脸谱表现奸诈多疑,蓝色脸谱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金色脸谱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角色等。上课时,请学生们到讲台上戴好自己的脸谱进行展示并说出该脸谱所代表的性格,教师在旁边指导。还可以由学生们评选出最佳表演者,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当然,不同的课程内容应该用不同的导入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们更容易接受。教师应该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程体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

导入应具有针对性。教师在课前应充分了解所学内容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导入。首先,导入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爱好兴趣的差异程度等设计。其次,导入要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充分考虑与所教授内容的内在联系,而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外。再次,导入所涉及的内容既要与学生的已有经验相联系,又要有一定的认知矛盾,使之有一种迫切的心情。

导入应体现启发性。在唱歌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促使其主动探求知识,增强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善于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产生进一步思考与探索的欲望。

导入应强调多样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音乐课上,教师不应只拘泥于一种导入方式,应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程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心底有了学习的欲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音乐课本该是生动活泼的,教师应把音乐课程与其他课程分开来看,摒弃以往课堂中过分强调课堂纪律的做法,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我们应时刻谨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每节精彩的音乐唱歌课都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打造,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接下来的学习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