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院校传真 青岛市城阳区育才小学 让教育成就每名师生的发展 根植乡村,在劳动中寻找“田园味道” 图片新闻 济南大学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 教学改革跟着社会需求“转” 威海市文登区葛家小学 开展“我与父母比童年”活动 潍坊市峡山区泛海希望小学 开展“迎冬奥、庆新春”活动 感受探寻“冰雪秘密”的快乐 烟台市芝罘区西牟小学 “弹性休假套餐”为教师“减压”

第3版:院校传真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院校传真
03

青岛市城阳区育才小学 让教育成就每名师生的发展

□ 贾玉德

“同学们,期盼你们乘着想象的翅膀,走进诗歌,捕捉美好……”这是青岛市城阳区育才小学“雅妤诗社”的学生在朗诵自己的作品。朗诵活动现场,该校校长纪松丽发表讲话并发放社员创作的第一本诗集。“智慧育才,童蒙养正。我们希望每名学生都能绽放属于自己的生命精彩。”纪松丽说,学校的办学宗旨就是致力于积聚教育智慧,助推师生的发展,让每个生命都能发光。

助推教师专业快速发展

教育之计,教师为本。学校结合教师来自不同学校、青年教师较多的实际,实施梯度建设、分层发展的教师专业化培养策略,设立名师工作室、学科首席教师、首席班主任、青年教师研修坊,通过示范引领、协作共进,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得到快速发展。

赵翠霞就是通过“引领同伴+精进自我”的双轨发展方式成长起来的名师。她不仅担任学校社团组织和全校教师的书法培训工作,而且依托学科教学,开设“跟着赵翠霞老师学写字”视频专栏,同时挖掘汉字的甲骨文、篆书、金文、隶书等演变故事,指导学生进行诗词荟萃、德育故事感悟和拓展习字、甲骨文联想画等活动,得到了同事和学生的点赞与好评。

为推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学校专门打造有利于青年教师研修的“叠层工作坊”。“我们努力,让学校的每个角落都充盈着向上的能量与教育的智慧;我们成长,让自己在每天的工作中都体会到专业的尊严与职业的幸福……”研修坊内的这些工作宣言,彰显着青年教师的工作状态与青春活力。“今年,他们用小组头脑风暴和思维导图确定了精品课例展示、学生管理案例分享等6个专业发展主题。”教师发展中心负责人江守河介绍,“我们鼓励教师‘把你想的说出来’,学校则‘把你的疑惑解答出来’。通过良性互动,尽可能为青年教师提供专业资源,搭建成长平台。”

教师队伍的用心建设收获了教师成长的喜悦。2021年,学校有1名教师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5名教师被评为市、区教学能手,2名青年教师研修工作坊成员获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为学生“搭建”引桥课程

小学一年级初入学的孩子不适应学习生活,怎么办?学校为此开设引桥课程,系统设置文明与礼仪、安全与自护、益智与动手、艺术与审美等8个主题,帮助学生顺利适应学习生活。

“我们参观了学校,开心剧院、阅读书屋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我认识了很多老师和新朋友,特别开心。”新生认识自己的书桌和橱柜、参加同学介绍会、进行分组游戏……温情的校园体验经历,让一年级的新生在开学第一天就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从幼儿园走进小学,新生最大的挑战是学习适应。学校鼓励教师自制教具,借助教具实现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的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做好学习适应。如在拼音教学中,语文教师制作了拼音转盘,各类字母分盘编制,学生在小组合作、闯关游戏等充满趣味的拨动和旋转中学会拼读。数学教师用学具盒引导学生在摆与拨中认识数字,在拼与搭中认识图形,在儿歌操中提升空间想象力。

除此之外,学校还为每名新生建立电子档案,根据动态的数据记录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帮助。同时,学校开设了“彩绘曼陀罗”情绪辅导课程,学生在从最初无序的点、线、面勾画到有序的图形构建中,舒缓新环境下紧张焦虑的情绪。

发现劳动实践的育人力量

学校化解缺少空地的难题,利用大花箱、塑料水管等做成“菜地模”,加上“黑金土”,独具特色的“1米菜园”就建成了。接下来,学校推行垃圾分类,用可回收物“置换”惊喜:每个班级的可回收物由无废R-HOME焕新生活交互站统一回收、称重,累积交投获得减碳数据评价,用能量积分兑换菜苗、种子、环保课程等“绿色礼物”。

整土、播种、浇水,种着菠菜、西红柿、豆角等不同蔬菜的“1米菜园”成为学生们乐此不疲的实践基地。他们在种植过程中亲自管理、仔细观察,记录翔实的数据,撰写植物成长笔记。“今天,菜宝宝比昨天高了1.1厘米,我好开心啊!”“经过实践,我们总结出,韭菜喜阳光,隔3—4天浇一次透水最好。”为方便浇灌、节能环保,学校还安装了“接收雨水系统”,学生就近接雨水浇灌蔬菜。针对种植中的难题,学校聘请了专业人士为学生举办绿植知识讲座,到实地进行育苗指导。

追肥环节,学校建立“厨余垃圾+园林绿化垃圾”分散式堆肥模式。21天堆肥管理,宣、分、投、收、堆循环式操作,学生每天定时投放,定期观察记录变化情况。同时,学校还开设“环保酵素课堂”,用厨余垃圾、新鲜果蔬的叶皮制作环保酵素,整个过程全部由学生以项目的形式完成。种菜、浇水、施肥、采摘,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与快乐。

“把现代化的劳动教育作为学校

教育的新常态,我们不但希望学生能掌握生活的本领,感悟生存的价值,而且期待他们从中学会科学探究,在珍爱生命中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纪松丽说。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