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科教融合发展 持续聚力人才引育创新
为山东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作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科教融合改革单位,校(院)聚焦全省重大战略发展要求,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引领、以人才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始终把人才引育工作摆在单位发展战略核心位置常抓不懈,旗帜鲜明支持人才优先发展,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持续聚力人才队伍建设。近年在高层次人才队伍规模和质量上取得了较大的提升,2021年王军成研究员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实现单位自主培养院士的突破,极大地提升了校(院)为山东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的信心。
紧抓科教融合机遇,人才集聚效应初显。科教融合以来,通过大力实施科教英才工程,持续推进“3151”人才计划,推进内部用人机制改革,建立了分类指导、科学合理的人才分类体系;以融促融,精准引进,实现了人才由规模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变,呈现出高层次人才集聚效应快速增强、创新能力突出、国际化特色显著等优势。专任教师博士比达到65.8%,有力支撑了博士授权单位获批和省高水平大学、高峰学科、特色学科建设。
坚持人才需求导向,推动人才引育创新。我们从人才需求出发,围绕事业发展需要定制引进培养人才政策。围绕学科发展、专业建设、重点工程和重大攻关项目,提出人才需求,分类建立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专业负责人的需求计划。分类制定学科人才引进政策,实施“一学科一政策” ,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提高人才引进的精度与质量。围绕人才建立创新团队,配备团队成员和硬件资源,赋予团队引人、用人、考核自主权,经费使用自主权。积极打造以人才引人才的氛围,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引人机制,取得了较好效果。形成了不拘一格、任人唯贤的引人、育人氛围。
深化人才评价改革,激励人才作用发挥。贯彻落实人才评价改革要求,建立和完善了符合各类人才和岗位特点的分类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建立公平竞争机制,不断激活人才的内生动力。改革岗位聘用办法,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合理设置考核周期,严格考核,建立了准聘、直聘机制,分类设置岗位,将主系列分为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教学型、科研型、工程型等岗位,分类设置岗位职责、目标任务,分类进行考核。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支持力度,对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支持奖励,激发人才活力,逐步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
强化人才服务保障,营造良好发展生态。成立了党委领导下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了人才工作议事制度和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及时听取人才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生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定期研究解决人才存在的突出问题,消除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碍,建立了人才专员制度和部门协调机制,对于重点人才实行“一对一”、“一站式”服务。经费保障方面,加大人才资金投入,保证在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等环节的资金支持。生活方面尽力创造条件解决人才后顾之忧,给人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特殊人才实施“一事一议”,在住房、安家方面给予保障,在子女入学、医疗方面做好条件配备和协调工作。
省委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人才引育创新工作要求,我们将继续创新工作方法,完善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的引育定制政策提升吸引人才落地优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平台用好人才能力,聚焦资源加大青年教学和科技人才培育投入,在教学名师和科技创新队伍建设上取得更多成绩。同时发挥科教融合已有人才队伍建设优势,主动作为,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和全省科技创新战略,在产业人才培育和科技创新攻关两个战场有所作为,为山东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落实好“三个走在前列”的重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