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赤子之心 教绿色语文
——读《绿色语文、诗意课堂:赵谦翔绿色语文十二例》有感
2021年10月25日,杭州富阳银湖书院承办的“明远论坛”邀请赵谦翔老师讲学并讲示范课。我听到这个消息后格外激动。因为2003至2005年,我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时,经常和同学一起到清华大学附中听赵谦翔老师的课。后来,虽然少有联络,但是绿色语文的理念却一直影响着我。如今,听说赵谦翔老师来杭州讲课,这个见面的机会当然不能错过。于是,我立即带着几名研究生赶到银湖书院。到会场时,赵谦翔老师已经在报告厅的讲台上和学生们作课前交流了。此时的他看上去明显比18年前消瘦了很多。但上课铃一响,他马上又回到了那种“音高八度、气贯玄黄”的状态。
下课后,因为赵谦翔老师急于赶回北京,我们只作了简短的交流。没想到,3天后,我竟收到了他寄来的新著——《绿色语文、诗意课堂:赵谦翔绿色语文12例》。
与之前我推荐师生们重点研读的《赵谦翔与绿色语文》相比,这本书聚焦赵谦翔老师在全国各地所讲的12个课例,通过设计、实录、反思和课评4个版块对每个课例进行了全方位透视。细读此书,我不但进一步感受到绿色语文的课堂样态,领略了赵谦翔老师深厚的语文功底,而且触摸到他那颗挚爱语文、心怀家国的赤子之心。
孟子有言:“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但凡有成就者,一定是对自己的工作非常热爱而执着的。20世纪初,夏丏尊先生在《爱的教育》的译者序言中写了这样一段话:“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的更变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又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的水,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如果用夏丏尊先生的这个比喻来对照赵谦翔老师的课堂,可以说他的每节课都是“绿波荡漾”的。通读本书12个课例,我发现,赵谦翔老师在外地借班上课做自我介绍时,说得最多的就是“爱语文”这个话题。例如,在“课例2”的实录中,赵谦翔老师对学生们说:“刚才,主持人介绍我是著名的老师,其实,我就是最爱语文的老师。我希望各位同学也是最爱语文的学生,那么咱们这堂课就成功了。”在“课例10”的实录中,赵谦翔老师说:“我虽然退休了,但我这辈子唯一爱好就是教语文。我肯定不是中国语文教得最好的,但我相信,我肯定是中国最爱教语文的老师!”我相信,赵谦翔老师的这些话是发自肺腑的。他对语文教学有着深入骨子里的热爱和痴迷。前段时间,我们通过微信交流时,他曾告诉我:“教绿色语文是我的保护神!去年7月28日,我做了肺癌手术。术后两个月,我就开始讲课。”一个73岁的老人,在几乎和死神擦肩而过后,仍然对语文教学不离不弃,仍然不知疲倦地奔走于全国各地,仍然神采飞扬地带着学生在课堂上咬文嚼字、吟诗填词。这在旁人看来,也许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然而,对一个将语文视作生命的人来说,却是再正常不过的。
赵谦翔老师对语文教育赤子般的爱,归根到底来源于他对学生和国家的爱。这种爱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他的所有课例中。且不说收录本书的12个课例,仅以去年10月25日他在银湖书院上的那节秋瑾的《满江红•小住京华》为例,赵谦翔老师在领着学生咬文嚼字、诵读全词之后,展示了自己创作的《江城子》上阕:“壮词一阕红满江,语雄狂,志豪强,鉴湖女侠,胜似须眉郎。抗清举义龙泉断,黄花萎,犹抱香。”而后,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续写下阕。在他的引导下,学生在短短的十几分钟里,写出了很多精彩的词作。在此基础上,赵谦翔老师展示了自己写的下阕:“遗志发扬胆识张,男儿郎,振阳刚,并肩巾帼,奋发共图强。大德大才担大任,强华夏,做栋梁。”其情感激越的文辞和铿锵有力的朗读将在场的学生和教师不知不觉带入了“修齐治平”的能量场中,在座的学生和听课者无不动容。
“拼却老红一万点,换将新绿百千重。”赵谦翔老师经常在课堂上用这句诗与学生共勉。我也想以此句作结,表达一名后学对这位“以赤子之心,咏绿色语文”长者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