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奏好“全环境”序列化德育协奏曲
日前,烟台市教育局印发《中小学美德教育实施方案》,系统推进学校美德教育,构建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成效显著、特色鲜明的烟台美德教育体系。近年来,烟台市形成了以养德、启智、健体、审美为主要手段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提升了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实效,实现了让新时代德育“入脑入心”。
实施“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德育新模式
烟台市各级各类学校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大力实施“德融数理•知行合一”传统美德教育新模式,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文化和现代人类社会文明规范融入各学科知识点,贯穿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选取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家庭、学校和社会3个空间,分别确定家庭美德以“孝德”为主题、学业道德以“诚德”为主题、社会公德以“爱德”为主题。
“以德为魂,以数理为体,运用大数据的思维方法,将情景教育、知识教育和实践教育有机融合起来。”烟台市教科院院长管锡基介绍,“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德育新模式以培养青少年的优秀品格、理性思维和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目标,是一种“扎根生活、注重实效”的德育新模式。
作为首批试点学校,烟台开发区实验中学确立了课题研究先行、以主题班会为突破口、道德与法治和其他学科跟进的路径方向,开展研究和实践。蓬莱市第二实验小学探索“1+X”美德课程,开发若干个小课程,让美德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
各级各类学校在实施美德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乡土人文资源更易于让学生产生兴趣、注入情感、融入记忆等特点和优势,传承弘扬胶东红色文化、海洋文化、开埠文化等,发挥烟台资源优势,彰显烟台特色。
创设育人新场景 构建德育序列化体系
每周一次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每月一次团(队)活动……目前,这些已成为烟台各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标配”。
在实施过程中,烟台市教育局注重把德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通过构建德育大课堂、融汇校内外资源,突出教育内容的层次性,教育方式的多样性和针对性,形成前后连贯、逐步提高的螺旋式上升的教育内容体系,确保学校美德教育落地见效出成果。
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实施好每学段、每学期、每月、每周的美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重要节日、重大纪念日,把美德教育融入少先队、共青团活动中,开展好志愿服务、主题教育等实践活动。
积极开发家长、社会资源。中小学校开设“美德讲堂”,通过专家报告、专题讲座、集中学习、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引导师生、家长和社会相关人员广泛参与。
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挖掘胶东地区鲜活的乡土文化实践资源,借助地雷战纪念馆、杨子荣纪念馆及牟平革命历史纪念馆等红色场馆,充分发挥模范人物的激励作用,引领学生打卡红色足迹、寻访红色故事等。
实施线上线下融合工程 开辟育人新平台
今年3月,烟台出现疫情,牟平区宁海中学教师刘小诺录制的“战疫中的中国行动”、文化一中教师牟丽文录制的“青春是什么,请回答”等10节优秀抗疫微课在各学校展播,收到良好效果。
借助信息技术,有机整合德育课程体系,创新培养方式,形成跨越时空、开放共享的全新教学方式,推动学校德育内涵式发展。
创新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多种美德课程授课模式。用好互联网平台,制作推介体现德育内容、适合网络传播的音频、短视频、微电影等,开展网上美德主题教育活动,打造全市特色德育资源库;线上线下融合开展道德与法治名师、教坛新秀、教学带头人课堂录播等,实现优质美德教学资源数字化。
实施师资教研培优工程 种好育人责任田
烟台市教育系统聚焦“六个要求”,实施建立、培养、提升“三步走”策略,逐步优化德育教师队伍结构,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建立美德教育激励机制,将教师参与美德教育情况纳入教师考核,作为评优树先的重要参考;每学年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迅速提升青年教师的美德教学能力;开展思政课“金课”评选建设工作,美德教育类课程评选比例不低于20%。
多种举措之下,烟台“全环境”序列化德育落地生根,呈现出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演奏出多方联动、齐头并进的协奏曲,为青少年茁壮成长培育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