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课改人物 王銮美和她的生态健康教育:带着“种子的信仰”一路前行 新课程背景下怎样做好小课题研究?

第7版:课改人物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课改人物
07

王銮美和她的生态健康教育:带着“种子的信仰”一路前行

□ 张桂玲

我们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这是教育的起点和根据。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就是为每个孩子创造适宜适性的生态教育环境,让孩子们乐在其中,自然自由、健康快乐地成长,为终生幸福发展奠基。——王銮美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每粒种子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生长,每种生长都有自己独特的样子……”

这是东营市实验幼儿园园长王銮美一直追求的一种理想教育境界。在她看来,“童年”不仅是一个词语,而且是一种生命成长的样态,是发现,是美好,是创造,是享受,是每天在游戏中抵达自我丰盈和奔赴成长的点点滴滴。

投身幼教35年,带着“种子的信仰”一路前行,这位最美“播种者”,也逐渐成就了一所幼儿园最美的“种子气质”和生命气象。

追求环境“生态化”:

“幼儿听得见,种子听得见”

“如果说每个幼儿都是一粒种子,位于生态教育圈的正中央,那么生态环境则如同阳光、空气和水分。它用唤醒生命的姿态,润泽着、鼓荡着、催生着种子的萌芽。生态环境表面上静默无言、不迎不拒,但它内在蕴含的、释放的化育生命之力量,幼儿听得见,种子听得见。”王銮美说。

王銮美始终相信,教育的使命就是为每粒种子提供适宜的环境,为它们积蓄“破土的力量”。

“优质的幼儿园户外环境是幼儿的游戏场、运动场、社交场和科学探究园地。它是课程实施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课程生成的发源地。”王銮美认为,

“生态”的,首先必然是自然的。大自然是一部具体、真实、形象、生动的百科全书。开发户外环境的价值,即在于让幼儿感知大自然的奥妙和多变。

基于此,王銮美带领教师们将园内区域名称及目标指向性较为单一的户外区域重新进行了布局调整,同时,有针对性地创建了搭建梦工厂、快乐大本营、阳光沙滩、湿沙城堡、交通游戏城、空中乐园、自由创意坊等17个户外游戏区域。而今,这些区域已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场。

如,拓展训练营创建于园内南场地的树林间,面积约1500平方米,呈长条状分布,场地上大树参天、绿草覆盖。在这里,制作了折线木制长城、瞭望塔、高空悬梯、迷彩坦克、轮胎车、锅碗瓢盆、沙包、梯子、迷彩网、沙包背筐等,可供孩子们进行拓展游戏。

又如,利用大树成林、绿树成荫的自然条件,修建木栈道,设置小木桥,投放“盘丝洞”、锥形网、小吊床、小木桥、小木房、攀登梯等运动材料;建设立体罗盘状快乐创意美工坊,投放木片、树枝、石子、麻绳、瓶罐、画板等美工材料,以及磨具、泥巴、树桩等泥塑材料,创建了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多功能“生态森林乐园”。

这样的设计,无疑为开展幼儿健身怡情益智运动、自主游戏提供了有效的环境基础。

教师季朝霞针对孩子们提出的“我们园有多少棵大树”这一问题,抓住教育契机,组织他们进行了计算、测量、分析、统计等,生成了课程“数数大树有多少”教育活动;许海英、窦胜燕利用户外资源,根据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生成了“战地医院”“炊事班的故事”等幼儿学习故事……教师们越来越认识到,幼儿的游戏就是在不断的探索与尝试中触发深度思考、引发深度学习,不断获得新的认知与经验。这就是游戏的魅力所在。

“巧妙整合有效空间,打造立体化、多维度的生态健康教育环境,进一步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让他们回到自然中享受游戏、生发游戏,唤醒童年应有的灵性和本真,在享受自主游戏的过程中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在东营市实验幼儿园,这样的环境建设理念已深入人心。

由此,课程的生成、活动的开展也变得无处不在:春天,教师会带领孩子们在小树林里寻找春色,观赏桃红柳绿的自然美景;夏天,教师们会与孩子们一起光着脚丫踩水、玩水,观赏雨后彩虹;秋天,天高云淡,他们开始观察落叶,用树叶做粘贴画,采摘成熟的水果;冬天,雪地变成了课堂,堆雪人、打雪仗成了他们的最爱……

从“生态教育”到“生态健康”

“生态健康”,是个体生命系统及其诸要素与周围环境系统的和谐共生;“生态教育”,是营造适宜适性的生态育人系统并促进个体生命与其和谐共生的过程。简言之,“生态健康教育”,即用“生态教育”达成“生态健康”的目的。这是一个育人概念,育人目标是“生态健康”,育人方式是“生态教育”。

在且行且进的过程中,这是王銮美与教师们一起为东营市实验幼儿园破解发展难题找到的一把“密钥”。

理念的确立,让教师们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但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怎样才能将指向“生态健康”的“生态教育”从云端落到地面?王銮美找到了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几条路径:保障幼儿身体的健康,要从“吃出健康,动出健康”开始;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要从关注幼儿的情绪“晴雨表”开始。

生态健康课程应当是立体的、全面的、丰富的,包含营养均衡的自制食育课程、融合创新的“四化”健康课程、以情驱动的主题情境课程、以爱育爱的心理健康课程、以儿童为本的自主游戏课程等各个方面,应当是系统的、生态的、交融的,各种课程之间相互联系、有机结合、动态生成,源源不断地为孩子们健康、快乐、自由成长注入生态力量。

以“吃出健康”为例。在东营市实验幼儿园大厅里,每周菜品都不重样,一周营养食谱尤其引人注目。周一至周五的餐点、午餐、晚餐都用图片呈现出来,一目了然。

“吃饭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早在2003年,王銮美就提出“让孩子们不仅吃好,而且吃得科学、吃出健康”的设想。她带领园所一班人开展了市级重点课题“改善膳食营养,促进幼儿生长发育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探索出科学制定食谱、精心烹制餐点、美化进餐环境的一系列方法和途径,有效提高了幼儿生长发育达标率。这项研究成果填补了东营市在这一领域的空白,达到同类研究市内领先、省内先进水平,受到了专家和业内人士的好评。

高度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也是王銮美一直在思考与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让教师们深刻认识其重要性,她在教师中发起了呵护幼儿心灵的“创意征集”活动。

教师胡月月想到的小妙招是“心情晴雨卡”——用“心情晴雨卡”记录孩子早上入园时的心情,便于教师及时跟家长沟通,了解幼儿的心理状况。“晴雨卡”由正反两面组成,正面为“笑脸”,反面为“哭脸”。每名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插入卡片,教师则根据幼儿的卡片进行个别沟通。“晴雨卡”分为5种颜色,每种颜色各代表一名从周一到周五的小值日生。

教师张青青、刘平、王吉蒙的创意“我和镜子说悄悄话”, 以移动式的版面和独特的镜面功能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在这个可以自主支配的空间里,他们心情舒畅,体验到不一样的乐趣。

此外,“心情小屋”“我的悄悄话屋”“宝宝心情角”等专属于孩子们的设计,也成了他们不一样的“秘密花园”。

步入“生态之境”的自主游戏

怎样才能把游戏的自主权真正还给孩子?

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基于孩子们多样化的需求,王銮美在户外区域活动方面动起了脑筋:形成换区模式,扩升区域游戏效能。即采取小步递进“三步走”策略,实现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并形成相对稳定的换区模式:周一、周二、周三在固定区域玩,周四、周五进行轮换,双周周五自选区域游戏。

——固定区域,丰富活动经验。每个班级固定户外游戏区域,幼儿连续持久地与材料有效互动,进行深入的操作、实践、研究。如此更有利于积累丰富的户外区域游戏经验。

——轮换区域,尝试多种体验。一段时间之后,采取整体轮换的方式,班级教师组织幼儿到其他活动区域进行自主游戏,幼儿逐一体验不同户外区域带来的新奇和感受。

——自选区域,实现自主游戏。在幼儿熟悉了所有户外区域游戏后,采取班级试点、大中小3个年级组逐一开放的方式,推进自选区域游戏的开展。其间,每个户外区域的指导教师相对固定,600多名幼儿打破年龄及班级界限,逐渐实现了全园幼儿的“六个自主”,即自主选择游戏区域、自主选择游戏伙伴、自主选择游戏内容、自主生发游戏玩法、自主整理游戏材料、自主表征游戏过程。

于是,在户外活动区域里,幼儿真正拥有了自主游戏的权利。他们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与适合自己的节奏,主动探索、反复实践、不断创新、挑战自我。

通过对活动的深入观察,王銮美还发现,开放性的材料能够引发幼儿的游戏行为。为此,她带领教师们对材料的投放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每个活动区域提供低结构游戏材料,以不断引发幼儿的游戏行为,不断获得有益的新经验,让幼儿控制材料,而不让材料绑架、控制幼儿。

游戏过程中,同样需要教师充分解放幼儿,不做集体安排、不做统一要求,幼儿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或在规定区域或在自选区域进行游戏,自主支配游戏时间,自由选择游戏伙伴及材料,真正进入游戏世界,成为游戏的主人。

如,在阳光沙滩、湿沙城堡活动区域,教师为幼儿提供了筛子、铁锹、沙漏、水桶、小铲等低结构游戏材料,组织幼儿进入区域、交代安全事项之后,幼儿便三五成群,自由结伴,自行展开游戏活动。他们或用吊起的筛子筛沙、或用沙漏玩沙,充分感知沙的流动性和不可塑性;有的幼儿脱掉鞋子,挽起裤管,拿起铁锹,刨渠挖沟,制成水道,或用水桶提水,或打开水管,利用PVC管制成的水道,引水进入渠道;还有的幼儿利用提供的各种模具,制作点心、饼干等,充分感知湿沙的可塑性等,生成了“当沙子遇上水”“沙池引水记”“不一样的烧烤店”等学习故事。

“有了自主的土壤,指向健康的‘生态’才会成为可能。”而今,这已成为园所全体教师的自觉追求与行为准则。

最好的“游戏生态”

就是教师的“专业介入”

自主性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游戏活动。

然而,在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们常常会遇到一个很矛盾的问题:如何把握教师支持和幼儿自主之间的“度”和“平衡”?

有这样一个案例。

随着户外游戏的推进,“快乐大本营”区域游戏已经被孩子们玩腻了。一进入场地,他们就说:“怎么又玩这个游戏呀!”作为教师,谁也不愿意听到这种消极的声音。教师问:“你们想怎么玩?”“老师,我能再加点器械吗?”航航弱弱地问。“你想加什么,加在哪儿?”教师接着问。“加3个拱形门,加在平衡木和跨栏的中间。”

“我觉得航航的想法很好。谁还有好主意,让我们的游戏更好玩呢?”

子贤说:“老师,我发现在木梯、平衡木的地方每次都有好多小朋友在等待,咱们能不能再加几条路呢?”“老师,我想在桶的旁边加几架梯子,可以吗?”……

于是,孩子们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创意拼摆。同样是“快乐大本营”的游戏,这一次,他们迫不及待地要参与了……

在这个游戏中,教师是如何介入游戏的呢?首先,善于观察是教师巧妙介入的第一步。随着游戏的推进,教师发现幼儿的兴趣开始减弱,就及时介入,提出问题:“你们想怎么玩?”这样就把问题抛给了他们。教师的这一问,问出了教师对孩子们的信任,也问出了孩子们的兴趣。因此,善于捕捉时机介入是第二步。正是因为教师善于倾听孩子的想法,相信孩子,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们,允许和鼓励他们通过添加器械和变化器械的组合方式,使活动变得有趣起来。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孩子们千奇百怪的想法及时给予鼓励,这是第三步。

“以最少的干预、给予幼儿游戏空间;以最多的观察、解读幼儿游戏行为;以最巧的支持、满足幼儿游戏需求。”王銮美认为,这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形成专业智慧。这也是她组织教师们参加园本研修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游戏中,教师介入的时机是决定能否让自主游戏真正体现儿童自主的关键。每次与教师们交流,王銮美都会反复强调:“当幼儿多次尝试、反复求证无果时;当幼儿无所事事、游戏无法推进时;当幼儿活动存在安全隐患时……这些都是教师介入的关键时机。”

“有什么样的教师团队,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态健康教育。”王銮美深知,以园本教研为切入点,带动教师们不断走向专业成长,是课程实施的前提和保障。此刻,她仿佛看到,未来的“健康生态之路”也正在由此通向更远的前方……

人物名片

王銮美:东营市实验幼儿园党总支书记、园长,东营市妇联副主席,正高级教师。第七届山东省政府督学,齐鲁名校长领航工作室主持人、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远程研修课程专家、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专家等。齐鲁名校长、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百佳园长、山东省学前教育科研十大名园长、山东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东营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主持或主研省、市规划课题19项,出版专著《生态健康教育》,主编并出版《幼儿园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等7本;主讲的《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等多个专题讲座入选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课程资源库。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