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幼教家教 架起惠民服务“立交桥” 落实“以评促建”须“多方联动”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减负”不减责做智慧型家长 图片新闻 新形势下关于家校共育工作的思考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做好哪几件事

第8版:幼教家教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幼教家教
08
【幼教园地】

落实“以评促建”须“多方联动”

□ 黄琦

在我国学前教育实现了基本普及的目标,正在迈向“全面普及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之际,近期,教育部适时出台《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要求用5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对幼儿园的保教质量进行全面评估。这一举措既符合规律又恰逢其时,认真落实必将对我国学前教育规范发展和质量提升起到里程碑式的重要作用。

《评估指南》明确指出,要“坚持以评促建,充分发挥评估的引导、诊断、改进和激励功能,注重过程性、发展性评估,引导办好每一所幼儿园,促进幼儿园安全优质发展”,即我们常说的“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评估本身不是目的,幼儿园通过迎接评估,学习理论、提升理念、强化管理、规范教学、改进不足,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整体提升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才是评估的最终目的。如何做到“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最大化实现评估的真正目标呢?

第一,园长要对此次评估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把评估当作“东风”“抓手”和“梯子”,督促强化和辅助幼儿园日常保育、教育和管理,把指标体系分解到保育教育的每个环节,责任任务落实到每名教师、保育人员和管理人员。以此行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动员所有教职工爱园爱岗,通过按照规范标准认真完成自己的岗位工作去完成自评。各个岗位逐渐完成职责任务达到评估标准的过程就是保育教育质量逐步提高的过程。否则,如果园长仅把评估理解为迎接上级检查的一次性活动,那么此次评估必将重蹈劳民伤财的覆辙。

第二,教师要把评估作为一次极好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学深悟透评估的指标,提升理念,落实到教学中。落实评估指标的过程就是日常工作和教学的必须过程。久而久之,就会由被动变主动,由外部要求变成自觉习惯。教师能把科学规范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落实到保育教育的每个环节,保育保教质量自然会提高,教师也会一步步成长起来。否则,如果把学习评估指标体系变成日常教学工作以外的要求,迎评和教学“两张皮”,就会出现加班加点“补材料”“硬留痕”的现象。

第三,管理人员要强化档案意识。为留痕而留痕的“硬留痕”固然不好,但从规范管理的角度来讲,该留痕的必须留痕。档案的形成和管理是一门科学,一定要高度重视。人事档案、教学档案、活动档案、会议档案、文件档案等都是必需的。所谓迎接评估“整档案的工作量太大”,大概率是由于原来的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当然也不排除个别评估的指标要求不科学。幼儿园要将材料归档作为梳理、考察、反思、改进工作的有利契机,在整理档案材料的过程中查漏补缺,查的是工作的漏洞,而不仅仅是档案材料的漏洞;补的是工作落实成效的缺失,而不仅仅是档案材料的缺失。所以,只要平时档案完善、分类清晰、管理科学,评估到来时根本用不着“倒档案盒子”,最多是为了节省现场专家的时间而已。管理人员如果能够利用此次评估的契机,建立全园的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的分类和管理以及使用办法,使得幼儿园发展脉络清晰可见、发展历史有迹可循、人才成长有根有源,何乐而不为?这就是“以评促建”。

第四,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理解教育部本轮评估的宗旨,落实“以评促建”的基本原则。从评估的规模、时间以及基本原则上看,本次评估应该定位在水平性评估,而非认证性评估、审核性评估。水平性评估的作用是不断提升国家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管理能力,督促学校自觉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落实教育教学目标要求,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所以,教育行政部门要以此为原则出台评估细则,安排评估程序,培训评估专家,从制度上扭转“重结果轻过程、重硬件轻内涵、重他评轻自评”的倾向。要给幼儿园留出学习部署、改进提高的时间,不仓促上阵,不搞突然袭击。各省出台的评估细则一定要具有指导性、引导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使幼儿园能把评估指南当作教育教学指南。只有这样,“以评促建”才能实现。

(作者系省教育厅原副厅长、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省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