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美家风二三事
说到家风,我不禁想起,在陪同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的后人到济南烈士陵园扫墓前后,我所亲历的二三小事。
那天清晨,阳光正好,我们一行人驱车来到济南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王尽美的两位孙女——王建华、王爱华,每人怀抱一束鲜花,缓步拾级而上。苍松翠柏,静护英灵。王尽美和邓恩铭两位党的一大代表,并排安眠于园中。她们在邓恩铭墓前突然停下了脚步,带着征询的语气问道:“我们能把第一束鲜花献给邓恩铭烈士吗?”我们赶忙点头回应。只见姐姐王建华恭敬地将鲜花摆放在墓碑前,随后带领一行人恭恭敬敬地三鞠躬。做完这些,才移步到她们的祖父王尽美烈士墓前,完成了扫墓祭奠。在离开陵园时,姐妹二人向大家说起了关于献花的故事。原来,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牺牲时刚满30岁,在他短暂却热血的一生中,没有结婚,也没有子女。作为曾与之并肩战斗的革命同志的后人,王家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是两位烈士在一起,那么第一束鲜花一定要献给邓恩铭。对此,她们习以为常,而作为旁观者的我却深受震撼。这不正是我们要追寻传承的红色家风吗?作为烈士后人,她们深深懂得在王尽美烈士的心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是与之出生入死的革命同志,是为之奋斗献身的革命事业。一束鲜花含义深远,它寄托着对先烈的无尽哀思,也见证了良好家风的传承。
父母如何定义成功,决定了孩子成长的方向。返程的车上,我们从敬献鲜花谈起,又聊到了父母对子女的要求。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姐妹二人都不记得小时候父母对她们的学习成绩有什么要求,成年后,父母也从未干涉过她们的工作、生活选择。不求物质富有,不求闻达仕途,更从没想过、也决不允许她们利用祖父王尽美的身份谋取半点私利。“父母对你们什么要求都没有吗?”我疑惑地问。姐妹二人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有要求!”妹妹王爱华补充道:“父母从小就对我们说,在我们家里对孩子没有过多的束缚,唯有一条要求永远都不能变。那就是,不论在外面干什么,都得让家里的父母安心,让父母能睡得着觉。”乍一听,这样的要求再简单不过;细一想,却又觉得简单背后蕴藏着宽严相济的教育智慧。没有限制孩子个性发展的条条框框,却为孩子立好了为人处世的底线规矩。一句“让父母睡得着觉”,强调的是立德立行的做人根本,培养的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坦荡胸襟。人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在一句简简单单的家训里,我们感受到的是刻印在这个革命家庭中的红色基因。遥想王尽美当年为救劳苦大众于水火,走上革命道路,写下“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的豪迈诗句,胸怀解放全人类的理想至死不渝。他从未计较个人得失,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他是父母家族的荣耀骄傲,更是受人敬仰的革命先驱。
和王尽美后人相处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我却在她们的言谈举止中感受到了家风的传承与力量。她们态度谦和,待人诚恳,谈起祖父的革命事迹如数家珍,对自己的成绩却总是闭口不谈。虽年过七旬,却从没有理所当然地接受他人的照顾,反而总是怕给别人添麻烦,事事都要亲力亲为。她们总说“习惯了”。我想:这就是家风润物无声的浸染和影响吧!
国是千万家。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灵魂,连着党风,系着国运。它是一句看似普通的家训,或是一封语言平实的家信。它藏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它蕴于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树好家风,就立好了根基;立好根基,才能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