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飞:为学生打开学习的“围墙”
校长 印 象
“热情”“阳光”“干练”“风一样的女子”,是于飞留给众多家长和教师的第一印象。从打破校园“围墙”,引进高校资源“富矿”开始,她带领教师们致力于课程建设探索,通过开放式学习,为学生们不断打开一扇扇门,让学生们探知更大的世界。但她似乎永不知足,读书、思考、实践,执着地追寻着心中的理想教育、理想学校。而这一切,对于飞来说,无不源于她心中的一个使命:从师生的成长出发,办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共赴世界辽阔。
2017年7月22日,对于飞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天。
为解决长清大学城高校教师子女入学问题,济南市长清区政府与山东师范大学正式签订合作办学项目。在长清大学城办基础教育学校。
原在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本部任副校长的于飞,被派往这所还在建设中的学校担任小学校长——每天往返70公里的“西征”路,从此开启。而这条路,她一走就是整整5年。
“如今,这种两点间的往返复线运动加起来已有5万多公里,差不多可以绕赤道一周半了。”每次说起来,于飞的笑容里都透着充实和满足。
5年来,伴随着5万多公里一起诞生的,还有这样一组数字:办学规模由原来的36名学生到现在的800余人,从1个班到21个班,由两名教师到60余名教师……
“为长清大学城高校教师子女上学解除后顾之忧,留住人才。”不辱使命的于飞,用5年时间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以课程为纽带
把“三高”压力变成资源“富矿”
合作办学双方交给于飞的任务是:要充分发挥山东师大的教育优势,促成山师特色与长清文化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山师特质的基础教育品牌,为长清教育和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提供支持。
然而,踌躇满志的于飞到任后才发现,虽然新学校具有地处大学城核心区域的优势,但第一年只能在初中校园里临时借地办学,只有一间教室。此情此景,让身为高校教师的准家长们对学校未来的发展半信半疑。当年,经摸底统计可以来这所学校就学的70个孩子最终只来了36个。而这36个家庭具备明显的“三高”特征:全部是高校教师家庭、家长具有高学历(博士学历占比高)、对子女的期望值高。
看看“路面是黄土地,操场是一个大泥坑”的学校施工现场,家长的高期待与现实形成明显反差。而对于飞来说,巨大的压力扑面而来,怎么办?
“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定要把学校办好!”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让于飞重新找回了她一贯的“狠劲和拼劲”。
“只有一间教室是不够的,学生的成长需要一个更大的世界。”于飞对学校周围进行调研并发现:学校被周边12所高校包围——齐鲁工业大学的陶瓷展览馆是保存和展示齐鲁大地一万年陶瓷玻璃艺术文明的平台;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是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有民间艺术博物馆、美术馆,经常举办各类展览;山东艺术学院有汉化石博物馆、民间艺术馆、戏剧展馆等;山东女子学院图书馆内的儿童绘本达6000余册。此外,学校隔壁的济南国际园博园占地5000余亩,是天然的课外实践大课堂。
一个大胆的想法随即在她的脑海中产生:以学校课程为纽带,把家长请进学校,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服务学生的生命成长;打开校门,拆除“围墙”,让学生走出去,把世界变成教科书。
很快,于飞邀请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一位教授到校,与家委会成员一起反复论证课程建设,逐步构建起了学校课程1.0版——以“传承经典、面向未来”为宗旨的“C-CLASS”课程。6个字母分别代表“品格与修养”“沟通与交流”“逻辑与思维”“安全与健康”“艺术与审美”“综合与实践”。尤其令她感到惊喜的是,课程很快成为连接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社区的纽带,一种彼此信任、相互支撑、和谐共生的良好教育生态逐步形成。
第二年开学季,学生转学的需求骤增。学校不得不增开三、四年级,在招生范围仅限于高校教职工子女的情况下,班级数迅速由1个年级1个班发展到4个年级6个班,学生数由36人发展到179人。仅一年时间,这“一间教室的小学校”已成为长清大学城高校人才引进的核心优势之一。
生源的迅速回流,成为一年辛苦付出最好的“奖杯”。
把“家长天团”纳入同盟军
从“打破围墙”到“开放式学习”
2021年8月,当记者首次走进博园小学时,于飞告诉记者:“今年,我们为800余名学生提供了近200个社团,供家长、学生选择。最终,成功选课的有120个社团。”
120个社团中,90%的由高校教师担任主讲,有近百名博士、教授走进小学课堂授课。社团课程的定位主要有两点:一是为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二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职业认知启蒙。
这个结果,来之不易。
办学第一年,于飞就开始着力于做家长工作:成立家委会、召开全体家长会、讨论学校课程框架、个别交流访谈……她经常与家长们一起探讨问题:我们应该建成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要给学生什么样的课程?怎样在课程中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目标?……
交流中,家长们终于明白:孩子的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而是家长、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家校很快达成了共识:学校有蓝图,家长有资源。共同的愿景吸引家长们纷纷加入学校课程建设:能出人的出人,能出力的出力。
王元宁的妈妈王丽君是山东艺术学院木工艺术专业的博士,在高校拥有一间木工实训室。孩子们通过“行走的课堂”,一走进她的工作室就爱上了这门课。可是,40分钟的课时根本不过瘾,怎么办?
结合学校课后延时服务,于飞带领教师们把它开发成一门社团课,充分利用下午3点半到5点这段时间,每周一次,让学生们充分体验、充分动手。
受这门社团课的启发,于飞又联系其他家长,陆续开发了更多、更丰富的社团课。特别令她感动的一件事是:王丽君第二年作为访问学者带着孩子去美国访学,担心木工社团课因此中断,专门邀请了她的师弟——目前还是“准家长”的张恒旺继续来校给学生上课。
在于飞“扑下身子一心只为办好教育”行动的感召下,家长们的“心墙”拆除了,校园的“围墙”也打破了。
2017年9月30日,学校开办的第一个月,在学生王俊泽的爸爸帮助下,于飞带领36名学生走进了齐鲁工业大学。学生们赏陶瓷、做月饼、闻酒香,开启了“行走的课堂”研学之旅。继而,长清大学城里的博物馆、艺术馆、科技馆都成为学生们上课的大教室。
此后,学生们到“博园小学的后花园”——园博园找秋天,把语文课《秋天》搬到蓝天下、草地上;走进山东女子学院图书馆,学习整理图书,办理了借阅卡;走进消防大队,穿上消防服,跟着消防员叔叔体验消防工作……在每月一天“行走的课堂”中,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没有围墙的大课堂中体验“行中学、学中研、研中思”。
以缤纷的生活为主题
用“大单元”串起师生的“成长链”
“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对怀特海的这句教育名言,于飞很认同。她感到,双脚越是踩到泥土,探索越是深入,就越能体会到其中的奥妙。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2019年底,学校搬迁至长清湖畔、园博园旁的新校址。基于传承山东师范大学校训“弘德明志、博学笃行”中“博”之基因,并取“汇集一切智慧,服务学生生命成长”之意,新学校名为“博园小学”,办学理念为“博采众长、服务生长”,致力办一所“大学城里的未来学校”。
于飞明白,可以支撑“未来学校”发展的,一是教师,二是课程。
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C-CLASS”课程也到了需要迭代升级的阶段,于是,学校课程2.0版——“博•通”课程体系应运而生,由“博•润”学生课程、“博•修”教师课程、“博•和”家长课程以及“博•未”环境课程构成。其中,“博•润”学生课程致力于培养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的未来人才。
早在2014年,在山东师大附属小学工作期间,于飞就参与了“以任务单为载体的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并发现需要跨学科进行单元整合。2017年,于飞到新学校上任之后,就带领教师们开始探索开发跨学科主题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他们遇到“主题”的选择、课时统筹及学科间教师合作等难题。基于实践需求和问题,于飞大胆提出大单元教学的“三个基于”:基于儿童立场,打破学科壁垒;基于人文主题,统整教材内容;基于课堂教学,连接校外生活——概言之,就是要体现“学生立场、生活取向;单元视角、跨越学科;素养指向、有机整合”。
由此,基于小学语文人文主题的“5+3”大单元教学模式在博园小学诞生了:“5”是指大单元教学
“主题——目标——评价——内容——实施”五步教学法,“3”是指实施过程中“语文+综合”“单科+融合”“课堂+生活”教学模式,通过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纵横整合的方式创新了教学模式及实施路径。
提起大单元下的学习, 2018级(2)班学生秦一彤眉飞色舞地说:“在教室里种蘑菇,做糖葫芦、棉花糖,写观察日记;语文课上创作诗歌,音乐课上创编赞美家乡的歌曲,科学课上了解植物的‘分身术’……太有趣了!”
对于博园小学的这一探索,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曾继耘这样评价道:“这一研究尊重了世界认知的完整性,通过大单元整合,使不同学科成为教育教学共同体。学生可以不断变换视角来认识这个世界,形成对世界的完整认知,为解决成长的冲突、促进学生素养发展作出了积极探索。”
学校教师处主任李军认为,大单元教学带给教师的成长显而易见——大家不再像以前那样只用手中的教材备课,而是站在大单元的层面进行跨学科的教学设计,其课程意识、创新意识也自然得以持续提升。
这些来自师生、家长和专家的积极反馈更加坚定了于飞的信心:“我们的探索与新课标提出的每门学科都要‘跨学科’是一致的。未来,我们可以把步子迈得更大一些。”
在创造中体验美好
从“大劳动”课程群走向融合型“全育人”
决明子、三七、大青叶、玉竹、芍药、枸杞,应有尽有……这是博园小学“百草园”内的中草药,也是各班学生们的“责任田”——从播种、浇水、育苗、除草、收获到炒制、包装,全部由学生完成。
学校教导处副主任刘彬说,中药种植课程只是学校“大劳动”课程的一部分。博园小学的劳动教育理念突出“全”“真”“常”“融”——“全”指的是全学科、全过程、全方位、全参与;“真”指的是劳动教育的情景是真实的;“常”指的是劳动教育与儿童的生活、成长是密不可分的;“融”指的是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五育融合”。
据此,于飞带领教师们搭建了“五育融合”背景下“六维六阶”清单式劳动教育课程群——“生活技能”“劳动•STEM”“耕种养殖”“职业体验”“社区服务”“大国工匠”。“六维”课程,目标既有统一,又分别侧重、相互补充。同时,编制了一至六年级的“六阶”《劳动教育实践手册》。手册按照六大课程群进行设计,师生全员参与,学科全动员,制定相应的劳动清单。比如,三年级上册“生活技能”是学会洗衣服;“劳动•STEM”是掌握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大国工匠”是了解陶艺文化……每项劳动课程都对应着具体的劳动技能评价标准,包含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还与学生一起制定了《劳动公约》,对三类劳动实施的时间、空间、知识、技能等都进行了约定。
为确保学生在校时间劳动教育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特别设计了“1134”课程表:1个80分钟大课、1个20分钟自由时段、3个30分钟晨诵与运动、4个35分钟小课。这样,就将综合实践课与劳动课程内容整合到一起。另外,每天20分钟的班级自主时段,学生或到校园里的相关区域从事种植、养殖活动,或到餐厅、图书馆等区域做志愿服务。授课教师除了由本校教师、家长志愿者兼任以外,社区中的消防员、园丁、售货员、图书管理员等,都被吸纳为学生们身边的“劳动导师”。
在博园小学,学生人手一本的《成长护照》也别具一格。例如,上面有每天的学习集印章、每周的家校交流、延时课程记录等,让每名学生都有了一份自己专属的“劳动成长录”。
此外,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劳动教育技能大赛,为学生提供集中展示的舞台。结合六大劳动教育课程,学校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辟“我是家庭小主人”“我是辛勤小园丁”“我是科技小达人”“我是最美志愿者”“我是未来大工匠”等版块,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在劳动中,孩子们能够感受到自己有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这也是劳动育人的独特价值之一。”说这话时,于飞的眼睛里闪着光亮。她说,回首与博园小学共同奋进的5年,生命中有这么一段旅程是何其幸福:不计得失,无问西东,只是满怀热爱、一路奔赴教育理想的山海。
(摄影 武峰 李敏)
校长名片
于飞,济南市长清区博园小学(山师附小大学城校区)校长、党支部书记。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济南最美教师。多年来致力于校本课程研究与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先后主持省、市规划课题和重点课题4项;曾获山东省教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被确定为山东省优秀研学旅行课程主持人、济南市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主持人。出版专著《从0到1,我们这样走过》,参编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等书籍。
于飞参与学生的讨论
学生们在陶艺课上